办公健康网 办公健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资讯 »

主委级专家成立医生集团,助力医院创品牌增绩效!

精彩活动

时间:8月9日-10日上海

形式:学习+机构参访+专病中心落地合作洽谈

【点击蓝色项目名称了解详情】

近年来,在区域公立优质医疗资源扩容扩建的压力下,社会办医机构面临需要持续提升竞争力的巨大挑战,引入品牌医生集团、医生团队赋能医疗机构专病中心建设也如火如荼展开。

知名主委级消化病专家、原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分会副主任委员郑萍教授成立消化内镜医生集团一年多来就引起了业界持续关注,全国多地医疗机构纷纷伸出合作橄榄枝,郑萍消化内镜医生集团在赋能区域医疗机构消化内镜中心建设方面,究竟给合作医院带来怎样的变化?

以绍兴柯北医院为例,在郑萍消化内镜医生集团的赋能下,这家年轻的基层医院仅用一年时间便实现跨越式发展:团队技术水平与业务量同步迅速增长,医院管理层高度重视并推动消化内科迅速成长为核心重点科室。以消化学科为枢纽,医院建立起多学科协作与全周期管理的一体化体系,患者信任度和医生黏性也显著增强,形成"技术突破-业务扩张-学科升级-管理优化"的螺旋式发展格局。目前,科室进一步扩建计划也已提上日程。

在看医界即将于8月初举办2025专病中心建设实战训练营之际,看医界专访郑萍教授,一探郑萍消化内镜医生集团依托上海优质的消化专家资源,赋能长三角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探索经验。

医生集团助力,年轻医院内镜中心蝶变“区域新星”

绍兴作为长三角较为发达的地级市,跨上了8000亿GDP台阶,近年来在医疗圈也因为优质医疗资源加速扩容而闻名全国。

邵逸夫医院绍兴院区、浙江省人民医院越城院区、浙大二院柯桥院区、浙江省肿瘤医院绍兴院区等浙江省知名大型三甲医院纷纷布局绍兴,绍兴本地三甲公立医院也迎来大扩张,绍兴市人民医院镜湖总院投资达25亿、床位1500张……

在这样一个强手云集、竞争激烈的医疗环境中,2022年刚开业的绍兴柯北医院显得格外“年轻”——这是一家拥有212张床位的二级综合性医院,位于对优质医疗资源需求强烈的柯桥区域。

(绍兴柯北医院)

开院之初,医院在当地知名度有限,打车司机都难以辨识;消化内科更几乎处于“隐身”状态,胃肠镜月检查量不过十余例,发展十分缓慢。

但在20246月与上海郑萍消化内镜医生集团牵手合作后,郑萍教授出任柯北医院消化内镜中心名誉主任,一年内,科室经营管理局面大为改观。如今柯北医院的月胃肠镜检查量已超百例,早癌的检出率也有显著提升。

这一“逆袭”背后,是郑萍消化内镜医生集团组织上海专家42次跨城奔赴、300余台手术实操带教的持续投入。郑萍介绍,通过多元模式持续赋能,柯北医院消化内科从依赖外院的薄弱科室,逐渐成长为能独立开展一定难度胃肠镜检查及手术的科室

“选择落地柯北医院,源于理念的高度契合、团队间的默契协作以及彼此之间的深度信任。”郑萍表示,“一朵红花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她期待通过医生集团与医院专家的协同努力,共同推动早癌筛查和健康宣教的深入普及与落地实践。

正是在这样的理念下,柯北医院围绕各类节日节点,面向不同人群开展精准义诊,在上海专家团队的指导下,深入社区开展健康科普,将专业服务送到百姓身边。这一系列举措不仅快速提升了消化科的影响力,推动其快速崛起,带动了医院整体品牌的知名度。

如今,在医生集团的协助下,柯北医院的诊疗体系从“单一内镜”升级为“多学科协作”模式,并组建了“临床医师+专属健康管家”一体化服务团队,为患者提供一站式服务,真正让优质医疗资源不再“高不可攀”。此外,医院也在着手搭建全周期精准医疗和健康管理体系,从预防到诊疗提供全方位健康照护。

硬实力的提升很快赢得医院管理者的重视。郑萍透露,医院如今划拨整层楼面给消化内科,诊疗空间翻番,科室环境更优化、运行更高效。

专家走进基层,也走进彼此的成长轨道

变化的不仅仅是医院,在协作中,医生集团专家与本地医生也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双向奔赴”。

专家团队频繁往返,深入一线,不仅向当地医生“传授技艺”,更凝聚了师生之间的信任与友情,赢得了基层的认可与信赖。同时,专家自身也在这场实践中获得了更强的团队归属感,锤炼了领导力,提升了系统建设能力。

郑萍感慨:“最初来绍兴,是为了‘输出技术、开展手术’,而现在,我们共同做病例讨论、带教培训,真正成为彼此成长的伙伴。医生集团与本地医生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成就的关系。”

对柯北医院的医生而言,与行业顶尖专家同台共事、实战演练,不仅显著提升了临床技能,也建立起稳定的学习机制和清晰的成长路径,更增强了面对复杂病例时的应变能力与专业信心。

正如柯北医院消化内科邱彬彬主任所说:“在郑萍消化内镜医生集团专家的系统指导下,我们科室团队的专业训练实现了规范化升级,还通过深度参与前沿学术研讨与技术带教,不仅整体提升了临床诊疗能力,更构建起可持续的学科人才培养机制。”

标准化下沉,医生集团为“优质专科”复制解法

郑萍与她的医生集团一直是扎根一线的“实干派”,继与绍兴柯北医院携手合作后,上海郑萍消化内镜医生集团又迅速与江苏宜兴、江苏常州等地的医疗机构及高端体检中心达成合作,将上海优质医疗资源源源不断地注入基层。

“我希望医生集团成为一座桥梁,把一线城市积累的先进技术、理念和管理经验,系统地‘打包下沉’,帮助更多基层医院拥有‘金眼睛’和‘巧手术’。”郑萍告诉“看医界”。

她直言,当下医疗行业竞争愈发激烈,民营医院与其孤军奋战、陷入“内卷”,不如抱团取暖、协同进化。在她看来,不必追求“最好”,做到“很好”已足够,而实现“很好”的关键在于是否达到“标准”。

但“标准”不能一刀切。在郑萍看来,标准化的关键在于“对症下药”:

对于已有一定基础的医院,重点是打造品牌、优化管理——通过专家团队的技术支持和专业背书提升影响力,同时建立统一的操作流程和质控体系,保障服务质量,提升患者体验。

对于技术基础尚弱、但具成长潜力的机构,医生集团则更深度地“嵌入”运营,从人才配置、设备采购,到临床培训和患者导流,实施全链条赋能,帮助医院快速“起势”。

而对于从零起步的新建医院,则需要更全面的支持——从前期规划、团队搭建到运营策略的制定,再到健康管理与早筛随访的闭环体系建设,帮助医院实现从“冷启动”到“快成长”的顺利跃迁。

但无论起点如何,郑萍坚信:只有建立起标准化、数据化的管理体系,医院才能在技术上站稳脚跟,在品牌上赢得口碑,在市场中赢得尊重。

在她看来,医生集团的意义不仅在于“输出”,更在于“连接”。它应成为一个开放的平台,把全国的消化专科医生连接在一起,推动早筛理念下沉,真正构建一个“协同作战、共创共享”的医疗生态。

延续导师夙愿,追寻“上医”理想

40余年的从医生涯中,郑萍始终活跃在学科建设的前沿:参与筹建上海市仁济医院东院消化科、担任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镜中心主任、组建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南院消化科……

回望来时路,郑萍已步入许多人眼中“功成身退”的年纪,是什么驱使她做出“大胆”的决定——创办医生集团?

郑萍向“看医界”坦言,这一切源于她心中埋藏多年的梦想——创办一所研究型消化专科医院。这个理想的火种,至今仍在她心底炽热燃烧,也因为她始终未曾忘记导师江绍基院士未竟的夙愿。

江绍基院士是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也是中国消化病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曾创立仁济医院内科消化学科和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上世纪90年代,江院士与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所长萧树东教授,曾共同致力于在浦东筹建消化病医院,但因种种原因,这一构想最终未能实现。

郑萍深知,要将这一承载着理想与情怀的医院真正落地,并非轻而易举。面对现有壁垒,她决定先从“医生集团”切入——把它作为下沉技术与理念、链接资源、聚合人才的桥梁。

她所创立的医生集团,更强调医生团队与合作机构之间的长期稳定、协作共赢。她认为,这种模式不仅有助于医疗机构打造品牌效应,更能够培育出合格的“掌门人”。而这些医院与“掌门人”,正是她未来实现研究型消化专科医院梦想的坚实基石。

这条探索之路的终点,指向的正是郑萍始终追寻的“上医之道”——防患于未然,守护于无声。她坚持不忘初心:“我愿为你做上医,不为自己做名医。”

未来道阻且长。郑萍知道,达到她理想中的“研究型消化专科医院”,政策、资金、人才……缺一不可,但她不惧。她相信:只要理念正确,不忘初心,秉持匠心,步伐坚定,再遥远的目标也能一步步抵达。(本文为《看医界》发布,转载须经授权,并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办公健康网 » 主委级专家成立医生集团,助力医院创品牌增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