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健康网 办公健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资讯 »

应对青年脑卒中 早防早治是关键

近年来,神经科诊室里出现令人忧心的变化。30岁突发脑出血、40岁急性脑梗死……这些曾被视为“老年病”的脑卒中,正悄然侵袭着年轻一代。青年脑卒中(指45岁以下人群发生的脑卒中)发病率逐年攀升,已成为不容忽视的公共健康问题。

年轻化趋势:数据敲响警钟

《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及全球相关研究数据显示:青年卒中占卒中总发病人数的10%—15%,这就意味着,每10个脑卒中患者中就有1个人年龄不足45岁。我国的青年卒中患者占比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这与我国人口基数大、健康管理意识不足以及不健康生活方式的流行紧密相关。更重要的是,青年人往往认为自己“年纪小,不可能中风”“中风是老年病”,容易忽视症状,从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病因复杂,四大元凶需警惕

青年脑卒中病因多样,主要有四大类:

早发动脉硬化(占20%—30%):不良饮食、缺乏运动、吸烟等因素促使血管提前老化,常导致缺血性卒中。

心脏疾病(占青年脑梗死的50%):如房颤、瓣膜病等,易形成心脏血栓堵塞脑动脉,或引发低灌注性脑梗。

脑血管结构异常:动静脉畸形、动脉瘤是年轻患者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重要祸首;脑底异常血管网病(烟雾病)也是潜在诱因。

高血压:已非老年人“专利”,它正成为越来越多青年脑出血的直接推手。

预防胜于治疗:青年防线如何筑?

对抗青年脑卒中,关键在于“早”字:

危险因素早筛查:定期监测血压、血脂、血糖。有猝死家族史、偏头痛、自身免疫疾病者更需警惕。

生活方式早干预:

严控“三高”:遵医嘱用药,血压达标(14090 mmHg)。

戒烟限酒:烟草和酒精是血管“腐蚀剂”。

合理膳食:低盐低脂,增加果蔬摄入。

坚持运动:每周≥150分钟中强度有氧运动。

管理体重:BMI控制在18.5—23.9。

保证睡眠:减少熬夜,缓解精神压力。

心脏病患者早抗凝:确诊房颤等疾病者,需遵医嘱规范抗凝治疗。

异常信号早就医:突发面瘫、肢体无力麻木、言语不清、剧烈头痛、眩晕等,立即拨打120。

青年脑卒中虽凶险,但可防可控。摒弃“我还年轻”的侥幸心理,从今天起关注血管健康。定期体检、科学管理慢性病、践行健康生活方式,是守护青春免受卒中侵袭的坚实盾牌。

(数据来源:国家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 河南省脑卒中质控中心年度分析)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办公健康网 » 应对青年脑卒中 早防早治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