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健康网 办公健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资讯 »

研究发现午睡和死亡率关系,不想血压飙升,午睡时千万注意4点

【福利礼包赠送中】每天将在收藏、点赞并评论留言的读者中抽出幸运中奖者,欢迎大家参与活动!

不少人到了中午就习惯性地找个地方眯一会儿,十几分钟也好,半小时也行,认为这是养精蓄锐、清醒头脑、放松神经的好办法。

但最近几年,关于“午睡”和“健康”的关系,开始变得不那么简单。

多项研究已经指出, 午睡并非总是正面影响,它和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甚至死亡率,都存在复杂的联系

尤其是一些看似普通的午睡方式,可能正在无声地伤害血管系统,而多数人对此一无所知。

先看数据。英国剑桥大学与中国广州医科大学合作进行的一项大规模前瞻性研究,在2020年发表在《美国心脏协会杂志》(JAH)上。

他们跟踪了超过220,000名成年人的健康状态长达8年,结果发现: 午睡时间超过1小时的人,心血管死亡风险上升了34%,全因死亡率上升了30%

而在没有夜间失眠的群体中,这一风险甚至更高。研究指出,午睡时间过长与自主神经系统紊乱、血压节律紊乱存在显著相关。

这份研究的意义,在于它否定了“午睡越多越补”的直觉认知。

在传统观念中,午睡是身体恢复机制的一部分,能缓解上午的疲劳,提高下午的专注力。

但从生理节律看, 人的昼夜节律是一个精密的中枢控制系统,睡眠行为如果打乱了这一节律,反而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激素分泌紊乱,血压反弹更剧烈。

关键就在于“睡多久”和“怎么睡”。午睡对血压的影响,本质上是交感-副交感神经交替过程中身体对血流灌注的调控能力。

如果午睡时间控制在20-30分钟,身体仍然处在浅睡眠阶段,副交感神经主导,心率降低、血压下降,确实有助于放松。

但一旦进入深度睡眠,尤其是持续超过45分钟,大脑开始释放更高水平的生长激素、皮质醇被抑制,睡醒后反弹效应明显。

这种反弹,正是众多人“醒来后心跳加速、血压飙升、情绪烦躁”的直接诱因。

更复杂的是,长期午睡过长的人群,在夜间睡眠质量普遍较差。

美国哈佛医学院的一项研究指出,那些每天午睡超过1小时的人,夜间入睡潜伏期延长了28%,深睡期缩短了16%,整体睡眠节律被打乱。

这一昼夜节律紊乱的后果,就是心血管系统失去了“夜间调压”功能。

血压原本应在夜间下降,午睡太多导致夜间交感神经兴奋,血压不降反升,形成“非杓型血压”,这被认为是高血压患者最危险的一种类型。

还有一个被多数人忽视的细节: 午睡的“姿势”也决定了血压的波动幅度。

很多上班族、老人习惯趴在桌上、沙发、靠椅上睡觉。

这种非平卧、头低心高的姿势,会使颈部血管受压、呼吸通道受限、脑部灌注不均。

一旦骤然醒来并起身,体位性低血压、脑供血不足以及眩晕感便会接踵而至。

最应警惕的,是有高血压家族史或本身血压控制不稳定的人群。

这类人午睡后容易出现“清醒期血压反弹”,即午睡醒来后的1小时内,血压升高幅度高于常规水平。

美国杜克大学医学中心在2021年的临床实验中发现,有轻度高血压的人群在午睡后1小时内收缩压升高幅度比未午睡者平均高出9-12mmHg,而这个升高持续时间达到了2小时。

这说明, 错误的午睡方式,不仅无助于血压控制,反而可能成为诱发高血压急性发作的隐性诱因

理解午睡的真正风险,需要从生理节律、神经调控和血管弹性三个层面去看。

午睡不是问题,但背后的代谢逻辑必须清楚。

睡眠不只是身体休息,而是神经系统重建、激素水平调节、心血管系统再平衡的关键阶段。

错误的时间点、方式、环境,只会制造更多干扰。

研究者给出的建议非常清晰: 午睡控制在15~30分钟之间,选择安静环境,避免趴睡,睡醒后不立即起身

第一点,时间控制,不进入深睡阶段是关键。

第二点,环境安静,降低外界噪声和温度刺激对心率和血压的影响。

第三点,不要趴睡,平躺或半躺可避免压迫血管和神经。

第四点,醒来缓慢起身,给身体一个“调整血流分布”的过渡期。

只要这四点做到位,午睡对健康的促进作用才会出现,而不是反向伤害。

还有一个非常容易被忽略的点: 午睡前的饮食状态,会直接影响血压稳定性

如果午餐摄入过多高脂肪、高碳水的食物,血糖上升幅度大,胰岛素分泌急剧增加,血压调控会陷入短暂混乱。

这时再去午睡,体位改变、胃肠蠕动减慢、血液重分布,容易造成低血压或高血糖后反弹,间接干扰心率稳定。

耶鲁大学医学院的实验研究指出,午餐后立即午睡的人群,2型糖尿病发病率比非午睡组高出18%,其中血压波动被认为是主要介导因素之一。

这亦表明,午睡并非越“惬意”就越健康,而是要建立于稳定代谢基础之上的节律性恢复过程。

太饱、太累、太冷、太吵、太久,任何一个变量出错,都可能让午睡变成负担。

尤其是中老年人,睡前不看时间、不顾环境、不讲姿势,是最容易积累隐性风险的人群。

午睡之所以值得被反复提醒,不是因为它危险,而是因为它的“危险被低估”。

很多人血压控制不理想,不是药没吃够,也不是饮食不清淡,而是生活中的节律漏洞被长期忽视。

高血压不是血管本身的问题,而是血管调控系统出了问题。

睡眠节律,就是这个调控系统中最核心的一环。午睡节律紊乱,不亚于长期高盐饮食的干扰强度。

真正健康的午睡,必须回归生理节律。午睡不等于补觉,也不是偷闲,更不是随便找个角落就能解决的事。

一个人的神经系统,不在于白天多清醒,而在于何时开始恢复,如何恢复。

节律出错,系统崩溃。而午睡,是白天节律调节的关键点,不能不重视。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1]频繁午睡或增加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发生几率[J].微循环学杂志,2022,32(03):7.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办公健康网 » 研究发现午睡和死亡率关系,不想血压飙升,午睡时千万注意4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