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健康网 办公健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资讯 »

多胎时代,家长如何当好“家庭调解官”?

有了二胎后

家里总是“鸡飞狗跳”

“妈妈偏心!”

“弟弟又抢我玩具!”

当“独苗” 变 “组团”

抢玩具、抢关注

客厅变战场的戏码基本天天在上演

其实在某种程度上

孩子们是在进行“迷你社交练习”

那么,当孩子们之间的“硝烟升起”时

家长如何化身公平公正又智慧的“调解官”?

01

将冲突常态化:

手足之争是家庭“小江湖”的必然风景线,家长不要过于焦虑这件事情,而是要从正向积极的角度看待冲突。这个过程中,孩子是在学习社会规则、练习情绪表达。

02

先灭火再讲理:

孩子们之间冲突激烈时,最首要的任务是将孩子隔离开,进行“物理降温”,避免孩子们进一步的矛盾与冲突。

避免在情绪顶端批评或质问:

“弟弟小,你当姐姐的不会让着他吗?”“你怎么又欺负弟弟” “你们谁先动的手?”。

而是需要用平静语气说明:

“妈妈看到你们都很生气,妈妈也需要时间梳理一下,我们都分开冷静一下。”

03

让情绪被看见:

冷静后蹲下来,分别倾听,用自己的语言帮助孩子表达情绪:“弟弟把你的积木推倒了,你很伤心对吗?”“妹妹抢玩具时,你是不是觉得特别生气?”“姐姐一直哭,你觉得很烦对吗?” 当我们的情绪被命名与共情,怒气便消了一半。

04

鼓励孩子自主解决:

引导孩子进行问题解决:“玩具现在只有一个,但是大家都想玩,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进行头脑风暴,如轮流玩、设定计时器、一起选择新的游戏等,让孩子选择可行的方案。

05

避免急于判断对错:

当孩子们扯着嗓子告状时,别急着断案。家长的关注点应该放在孩子冲突行为的后果和修复关系上:“你把姐姐打了,姐姐会痛的,咱们需要向姐姐道歉,看看怎么能让她好一些?”强行惩罚会让孩子更委屈,影响手足关系。

06

撕掉无形的标签:

多胎家庭,家长总是会无意间将孩子进行比较“哥哥就不让我操心”“妹妹的字写得很工整”……这些比较都是伤害手足感情的隐形利刃。我们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有各自不同的轨迹,一定要对孩子进行积极关注。

07

设置孩子的专属时光:

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父母陪伴,每天安排15~30分钟的“亲子特殊时光”,一对一专心陪伴,不被其他兄弟姐妹打扰。高质量陪伴会让孩子内心充盈,同时这种 “独享的关注” 也能帮孩子缓解 “被剥夺” 的焦虑感。

08

共度全家温馨时刻:

每周可以组织“家庭优点轰炸圆桌会”,每人轮流说其他成员的3个优点,让孩子们发现其实他们都是很在意彼此的。多多创造家庭合作的机会,如全家一起打扫卫生等,加强家庭成员之间的联结。

张艳楠

儿童保健中心

心理治疗师

心理学硕士,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研究方向为应用心理。心理治疗师(中级)、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绘画心理分析师、沙盘(箱庭)游戏治疗师。

擅长常见发育障碍疾病儿童的心理卫生问题:包括情绪行为问题、人际关系问题、学校及社会适应问题等,同时为两千多个家庭做过疾病宣教和养育指导。

文字:儿童保健中心 张艳楠

排版:宣传科 阎一宁

| 审核:宣传科 杨馥羽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办公健康网 » 多胎时代,家长如何当好“家庭调解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