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健康网 办公健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资讯 »

注意!海啸将影响我国部分沿岸地区,这份避险指南要了解

自然资源部海啸预警中心发布海啸黄色警报。北京时间7月30日7时24分,堪察加东岸远海海域(52.53°N,160.16°E)发生8.8级地震,震源深度为20千米(震源参数修订)。

自然资源部海啸预警中心根据最新监测分析结果,此次地震已经引发海啸,预计对我国上海、舟山南、台北东、屏东西、屏东东、台东南、台东北、花莲和宜兰沿岸造成灾害性影响。

海啸到达台湾、浙江、上海沿海时间确定

据自然资源部海啸预警中心,截至11时实况监测结果显示,震源附近的海啸浮标已经监测到90厘米的海啸波,日本,俄罗斯沿岸分别观测到30到50厘米的海啸波。预计海啸于13:30到达台湾沿岸,于17-20时先后到达浙江、上海沿海海域。对台湾东部、浙江北部、上海预测最大波幅分别为60厘米、40厘米和30厘米。

针对堪察加东岸远海海域地震海啸事件,自然资源部启动海洋灾害二级应急响应

根据《海洋灾害应急预案》规定,自然资源部决定于7月30日10时针对浙江省和上海市启动海洋灾害二级应急响应,要求自然资源部海啸预警中心随时滚动更新发布海啸警报,自然资源部东海局组织开展加密观测,各有关单位依职责做好监测预警、会商研判、灾害调查评估等工作。

海啸是怎样形成的?

海啸来袭该如何应对和逃生?

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地震海啸是如何形成的?

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波浪,按成因可主要分为三类:地震海啸、火山海啸和滑坡海啸。据监测,80%以上的海啸都是由地震引起的

地震海啸由地震引起海底隆起和下陷所致。海底突然变形,致使从海底到海面的海水整体发生大的涌动,形成海啸袭击沿岸地区。

不是所有地震都能引发海啸

地震,是最主要的海啸致因,但不是所有的大地震都能引发海啸,能引发海啸的地震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震级足够大;

2.震源错动方式以垂直方向为主,能引起海床剧烈的上升或下降;

3.震源深度较浅,能把释放的能量充分转换成海啸运动;

4.有足够的水深存储海啸能量。

突发海啸,如何正确避险与自救?

1.地震是海啸发生的最早信号,从地震到海啸的发生有一个时间差,要利用时间差进行避险和逃生

2.收到海啸警报,没有感觉到震动也需立即离开海岸,快速到高地等安全处避难。通过收音机或手机等接收信息,在没有解除海啸警报之前,勿靠近海岸。

3.如发现潮汐突然反常涨落,海平面显著下降或者有巨浪袭来,都应快速撤离。

4.发生海啸时,岸边人员要尽快从地势低洼的地区转移至地势高的区域,正在海上航行的船只不可回港或靠岸,应马上驶向深海区,深海区相对于海岸更为安全。

5.如果突然面临海啸,应尽量牢牢抓住能够固定自己的东西,不要到处乱跑

6.海啸发生不幸落水时:

要尽量抓住大的漂浮物,注意避免与其他硬物碰撞。

在水中不要举手,也不要乱挣扎,应尽量减少动作,能浮在水面随波漂流即可。

海水温度偏低,不要脱衣服。

尽量不要游泳,以防体内热量过快散失。

不要喝海水,海水不能解渴,反而会让人出现幻觉,导致精神失常甚至死亡。

要尽可能向其他落水者靠拢,以扩大目标,尽快让救援人员发现。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办公健康网 » 注意!海啸将影响我国部分沿岸地区,这份避险指南要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