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卫生报·新湖南客户端7月29日讯(通讯员 朱孝勇)七月流火,暑气渐盛,却挡不住群众对中医药文化的热忱。7月28日上午,汝城县中医医院湘粤赣边际中医诊疗中心(华佗楼)内人头攒动,汝城县中医医院“药市寻岐黄,良方惠万家”中医药文化夜市预热活动在此火热启幕。
这场集体验、诊疗、互动、宣教于一体的中医药文化盛宴,既是对今年1月上黄门老街中医文化集市(两日吸引1.2万人次参与)的温馨延续,更提前点燃了8月系列夜市活动的期待,让千年岐黄之术在盛夏焕发别样生机。
晨曦药香沁心脾 本草互动添趣味
清晨的阳光洒满华佗楼前的广场,这座融合现代诊疗与传统中医药元素的建筑更显厚重。
活动现场,医院工作人员正为往来群众递上清热解暑的金银花茶饮:“这是我们汝城高山产的金银花,泡着喝解暑气,8月夜市还能教大家辨别药材好坏!”接过茶饮的市民刘奶奶笑着说:“年前去集市领的香囊还在用,今年就等着夜市再抢点‘宝贝’。”
一楼大厅中医药展柜中,杜仲、茯苓等常见药材旁标注着“性味归经”,不少家长带着孩子认读:“这个是茯苓,能健脾,奶奶煲汤常放!”工作人员何毓彬介绍,8月“本草学堂”将邀请药师现场演示如何鉴别优劣中草药,以及开展现场制作香囊、猜中药谜等活动,市民可携家人参与。
谈及日常饮食时,他补充道:“中医讲究药食同源,减盐减油是关键。可用葱、姜、蒜、辣椒等天然香料调味,既保留食材本味,又契合‘清淡养脾胃’理念,8月夜市会分享更多低盐低油药膳配方。”
特色疗法亲体验 三伏贴预约排长队
中医特色疗法体验区是全场焦点。针灸推拿康复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吴庆芳正为市民演示颈肩推拿,她一边用滚法放松肌肉,一边讲解:“长期低头族可以多按按风池穴,在家也能做。”围观的市民纷纷跟着模仿,不时传来“舒服多了”的感叹。
三伏贴体验区前,治未病中心医生李悦的登记本已写满大半页。“去年贴了你们的温肾贴,冬天膝盖没那么痛了!”市民朱大爷这次带着老伴来体验,现场预约表格上,不到一小时就填了60多个名字。
名医坐诊显功力 药膳熬制引围观
中医特色诊疗中心门诊内,省级中医专家华光、省级基层名中医谭慧的诊室里被群众围得里三层外三层。
从事临床多年的华光教授擅长脾胃病等疾病的诊疗,他为患儿把脉后提笔开方:“脾虚湿盛,用‘四君子汤’加减,记得忌生冷。”一旁的徒弟仔细抄方,不时为患者解释“药引子要选生姜三片”。
“这汤闻着就香!”工作人员李骁琳展示的野生灵芝乌鸡汤前,市民们好奇围观。“用了汝城深山野生灵芝、老乌鸡,还加了黄芪、当归等6味滋补药材,慢火炖足3小时,适合夏天气虚乏力的人补养。”
药学部主任肖桂秀介绍,8月夜市将现场演示更多药膳的制作过程,讲解不同体质适合的药膳搭配,让市民学会在家也能做养生药膳。针对体重管理,分管副院长陈翠香表示:“中医认为肥胖多与痰湿有关,夜市上会教大家用茯苓、荷叶等药材搭配饮食,结合八段锦等轻运动,从调理体质入手科学管理体重。”
此外,还将有省市县三级专家坐诊,涵盖内科、儿科、针灸科、骨伤科等多个科室,为群众提供更加全面的中医体验、诊疗等服务。
市民点赞盼盛会 数据见证活动热
“今天体验了推拿,感觉非常好,8月一定带全家来参加夜市活动!”大学生王某的话道出了众多参与者的心声。据统计,本次预热活动吸引了1000余人参与,中医药养生、减盐减油、体重管理等各类健康宣教600余人次,600余人预约了8月的相关服务。
“中医药文化需要在贴近群众的互动中传承,我们希望通过夜市(集市)这样的形式,让更多人感受本草魅力,让中医智慧融入日常生活。”汝城县中医医院主要负责人表示,这场预热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让群众近距离感受了中医药文化的魅力,也为今后开展的中医药文化夜市积攒了超高人气,相信届时必将掀起一股中医药文化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