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健康网 办公健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资讯 »

【健康知识】科学认知打破偏见,这些“肝”货来了!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24年全球病毒性肝炎报告》,全球近三分之一的乙肝病毒感染者在中国,给家庭和个人带来沉重的疾病负担。今天,我们来一起认识乙肝。

乙肝病毒感染危害

1

认识乙肝

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由乙肝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并可引起多种器官损害的传染性疾病。

2

乙肝的传播途径

乙肝病毒可通过血液传播、性接触传播和母婴传播。一般通过母婴传播方式在婴幼儿期感染乙肝病毒后,90%以上的感染者成为乙肝病毒携带者,后进而转变为慢性乙肝患者。

成年期通过血液或性接触感染乙肝病毒后罹患急性乙肝,经治疗后绝大部分能完全康复。

目前尚无有效药物可完全清除乙肝病毒,但经规范的抗病毒治疗,可延缓和减轻肝脏损害,阻止肝硬化、肝癌及其并发症的发生,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命。

乙肝疫苗

预防乙肝最有效和最经济的方法就是接种疫苗。通过接种疫苗,人体内产生能中和病毒的特异性抗体,保护机体免受病毒伤害。

最早的乙肝疫苗是从慢性乙肝感染者的血浆中分离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制备的,因其来源于人的血浆,故称为血源性乙肝疫苗。

我们目前使用的重组乙肝疫苗是将乙肝表面抗原的基因片段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插入到酵母或仓鼠卵巢细胞(CHO)的基因组中,以这些细胞为载体,生产出乙肝表面抗原,再经纯化、吸附等工序而制成疫苗。

如何接种乙肝疫苗

乙肝疫苗接种应按免疫程序实施。

1

新生儿

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接种第1剂乙肝疫苗,并按照免疫程序(0、1、6月龄)完成3剂乙肝疫苗接种,疫苗选择10微克剂量。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妈妈所生的新生儿,要求在出生后6小时内,在不同部位接种首剂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并按照免疫程序完成后续剂次接种。完成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接种后,可以放心进行母乳喂养。

对于因为各种原因未接种或未全程接种的儿童,应及时进行疫苗补种,第1剂次与第2剂次间隔≥28天,第2剂次与第3剂次间隔应≥60天。

2

成人

在接种乙肝疫苗前可不筛查乙肝相关指标,按照0、1、6月程序实施接种,疫苗选择20微克剂量。

一般人群在完成乙肝疫苗全程接种后,可不检测乙肝表面抗体。但对高风险人群,应在接种最后1剂后1~2月检测乙肝表面抗体,如乙肝表面抗体低10 mIU/mL,应再接种3剂20微克乙肝疫苗,或1剂60微克乙肝疫苗。

一般成人在完成乙肝疫苗全程接种后,无需加强免疫。

但对于有持续暴露风险或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应每年检测乙肝表面抗体,如乙肝表面抗体降至10mIU/mL以下,可加强免疫。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办公健康网 » 【健康知识】科学认知打破偏见,这些“肝”货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