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今年我国的宣传主题是——“社会共治,消除肝炎”,呼吁全民参与,共同推进病毒性肝炎的防治工作。
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乙肝”)作为我国最主要的病毒性肝炎类型之一,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主动检测,是守护肝脏健康的第一步。
江苏乙肝流行情况如何?
曾几何时,我国是全球乙肝高流行区之一。幸运的是,随着新生儿免疫规划、母婴阻断、成人疫苗接种等干预措施的深入实施,乙肝感染率显著下降。2020年数据显示,全国乙肝感染率为5.86%,而江苏省略低于全国,为5.33%。但不同地区差异明显:苏南低至3%左右,苏北仍在7%左右。
乙肝并非小病,它是一种可能悄无声息地进展为肝硬化、肝癌的“沉默杀手”。有研究表明,若不干预,慢性乙肝患者进展为严重肝病的风险高达40%。而如果能够及早发现并接受抗病毒治疗,就可以有效延缓乃至阻断疾病进展。
更重要的是,目前大部分乙肝治疗药物已纳入医保报销,患者每月仅需十几元,就能控制病情、守住健康。
“没症状不用查” 是个大误区!
肝脏是一个“沉默的器官”,早期损伤往往没有症状,等到感觉不适,可能已经是肝硬化甚至肝癌。因此,不少人抱有“我没事就不用查”的心态,其实非常危险。
乙肝感染者建议每半年做一次随访,包括病毒学、肝功能、B超等项目。而对普通人群来说,一次简单的“乙肝两对半”筛查就能初步判断感染或免疫状态。
哪些人应该优先检测?
其实,每个人一生中都应至少检测一次乙肝。重点人群和高危人群还应定期筛查,主要包括:
- 孕妇(孕前或孕早期)
- 乙肝感染者的家属或密切接触者
- 存在性传播或血液传播风险的人群
- 医务工作者等职业暴露人群
检测费用不高,大多数医院三四十元即可完成,而且医保都是覆盖的。更有社区医院、公益项目、自测试纸等多种便捷检测方式可选。
检测前要空腹吗?
疫苗接种后还需要查吗?
若仅做乙肝“两对半”检查,不需空腹。但若涉及肝功能或其他生化项目,建议空腹。
接种乙肝疫苗后是否“高枕无忧”?
对绝大多数人群来说,完整接种后效果良好。但若家庭成员中有乙肝感染者,或是乙肝阳性母亲的新生儿,仍建议在完成接种1-2个月后检测抗体水平,必要时加强免疫。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怎么办?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说明可能是乙肝感染者。下一步应前往专业医疗机构进行全面评估,包括HBV病毒载量、肝功能、B超检查等,由医生判断是否需启动抗病毒治疗。
目前治疗药物安全有效、医保可报销。即使暂不需治疗,也应每半年复查一次,做到“早发现、早管理”。
主动检测乙肝,守护肝脏健康,不仅是关爱自己,更是保护家庭。
世界肝炎日,请从一次乙肝筛查开始,用行动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