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健康网 办公健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资讯 »

原创 二战后,遭遇解体分裂的7个国家,你知道都有谁吗?

二战结束后,随着英法等欧洲列强殖民体系逐渐瓦解,许多殖民地抓住机会纷纷脱离殖民统治,实现独立,全球国家数量也因此快速增长。不过与此同时,也有不少国家因为内部矛盾或外部压力而走向分裂和解体。那么,这些经历分裂的国家都有哪些呢?下面来具体看看。

一、朝鲜

二战期间,朝鲜一直是日本的殖民地。1945年,随着美苏联军击败日本,朝鲜半岛被这两个大国分别占领。为了各自的战略利益,美苏在朝鲜半岛划分了势力范围,最终形成了以苏联支持的北朝鲜和由美国扶持的韩国两个对立政权。朝鲜人民不愿见到国家分裂,1950年朝鲜试图通过武力实现统一,发动了朝鲜战争。战争初期,朝鲜军队攻势猛烈,迅速占领韩国绝大部分领土,形势一度对朝鲜极为有利。眼见韩国岌岌可危,美国无法坐视不理,于是以联合国名义派遣军队介入战争。面对美军的强大压力,朝鲜军队陷入被动。此时,中国决定派遣志愿军进入朝鲜,协助抵抗美军入侵。在中国志愿军的支援下,朝鲜军民成功遏制了美军的进攻,避免了国家被完全消灭的结局。但朝鲜半岛最终未能实现统一,南北双方依然处于长期对峙状态,加上美国及其他大国持续干涉,朝韩统一的前景仍然充满挑战和不确定。

二、印度

印度曾是英国庞大的殖民地,疆域广阔,包含了今天的缅甸、印度本土、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等地区。英国在殖民期间将缅甸并入英属印度,直到二战时被日本占领。1945年日本战败,缅甸趁机脱离殖民统治实现独立,印度试图将缅甸重新纳入版图,但遭到缅甸拒绝。战后,印度内部独立运动高涨,英国无力继续控制,只得答应印度独立。为了分化削弱印度,英国将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并故意留下克什米尔这样一个长期争议的地区,成为两国纷争的导火索。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先后独立后,两国冲突不断。与此同时,巴基斯坦内部东、西部分裂矛盾日益尖锐。印度利用这一点,支持东巴基斯坦的分离运动,最终促成了孟加拉国的成立,进一步加剧了地区的复杂局势。

三、南斯拉夫

巴尔干半岛素有“欧洲火药桶”之称,这里国家众多,地缘政治复杂,历史上多次陷入战争和动乱。1918年,为了共同抵御外来威胁,塞尔维亚、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联合组建了南斯拉夫王国。二战爆发后,德国迅速侵占南斯拉夫,并与意大利等盟友瓜分其领土。1945年二战结束,凭借铁托在抵抗纳粹德军中的卓越表现,他重新联合包括塞尔维亚、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黑山、波斯尼亚和马其顿六个共和国,成立了社会主义联邦南斯拉夫。南斯拉夫是一个由多民族、多语言、多宗教和多种文字组成的复杂国家,内部矛盾一直存在。然而在铁托强有力的领导下,南斯拉夫经济稳步发展,社会福利完善,短暂掩盖了种族与民族的分歧。1980年铁托逝世后,国家缺乏有力领导,各种矛盾逐渐暴露并激化。1991年,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和马其顿先后宣布独立,随后波斯尼亚也于1992年脱离,南斯拉夫最终解体。塞尔维亚和黑山不愿独立,联合组成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即南联盟。

四、南联盟

1992年南斯拉夫解体后,塞尔维亚和黑山组建了南联盟。尽管两国尝试维持联盟,但始终未能实现真正的稳定,纷争不断,卷入克罗地亚战争、波斯尼亚战争以及科索沃战争等一系列血腥冲突。连续的战争使得南联盟民生凋敝、社会动荡不安,最终于2003年两国正式分裂,南联盟宣告终结。

五、苏联

1922年,俄罗斯与白俄罗斯、乌克兰和南高加索联邦联合成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联)。随后,中亚五国、波罗的海三国及亚美尼亚、格鲁吉亚、阿塞拜疆等纷纷加入,苏联成员国数量增至15个,成为当时世界上极具影响力的超级大国。二战期间,苏联与美国联手对抗纳粹德国,但战后两国为争夺全球霸权迅速反目成仇。美国领导的北约与苏联主导的华沙条约组织形成了两个对立阵营,冷战由此开始。苏联虽然在军事上强大,其经济发展却远逊于西方国家。后期苏联在军备竞赛和阿富汗战争中耗费巨大,加之内部腐败和体制僵化,国家陷入严重危机。1991年,苏联最终瓦解,分裂成包括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立陶宛等15个独立国家。

六、捷克斯洛伐克

捷克与斯洛伐克于1918年合并,组成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尽管双方曾长时间共存,但因民族文化差异及政治诉求不同,最终在1992年双方和平协商下,友好分裂为两个独立国家:捷克和斯洛伐克。

七、苏丹

苏丹位于非洲,曾由英国和埃及共同托管。1956年苏丹宣布独立,然而由于民族和宗教矛盾长期存在,特别是南部地区与北部政权的对立愈演愈烈。2011年,经过多年内战,苏丹正式分裂为两个国家:苏丹和南苏丹,标志着非洲最大的国家之一最终走向分裂。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办公健康网 » 原创 二战后,遭遇解体分裂的7个国家,你知道都有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