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结在解剖上分为被膜(Capsule)、皮质区(Cortex)、副皮质区(Paracortex)和髓质区(Medulla)四个特征性区域。皮质区在超声上呈特征性低回声,内含淋巴滤泡及生发中心,是B细胞活化的主要场所;副皮质区也呈低回声,作为T细胞富集区,可见树突细胞与高内皮微静脉的特殊结构;而髓质区则呈高回声,富含淋巴窦、脂肪组织及血管,内部聚集浆细胞和淋巴细胞。淋巴结的血供自淋巴门穿入后呈特征性的树枝状分布,依次灌注髓质、副皮质区和皮质区。此外,淋巴结的副血供(副动脉和副静脉)可通过皮质区进入淋巴结。值得注意的是,皮质区异常增多的经被膜的穿透性血管常提示恶性浸润可能。
图1:淋巴结的解剖示意图。图中1、3、5分别代表皮质区(Cortex)、副皮质区(Paracortex)和髓质区(Medulla)。
在病理上,淋巴结反应性增生(rLAP)主要有三种特征表现:
①滤泡性增生(常见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或感染)
②副皮质区增生(典型者见于病毒感染)
③窦组织增生(如窦组织细胞增生症)
这些均为机体对免疫刺激产生的非肿瘤性反应。
在超声上,淋巴结反应性增生通常表现为:
①体积增大(非绝对)
②质地柔软
③触痛阳性
④活动性良好
其中病毒感染多引起淋巴结弥漫性肿大但仍保持淋巴门的树枝状血流分布。而局灶性皮质增厚伴局部血流信号增强则多提示节段性淋巴管受累的感染性疾病,如丹毒,但须和肿瘤浸润相鉴别。淋巴结坏死则高度提示结核感染或严重免疫功能低下,这在超声上表现为淋巴结内多发欠规则无回声区,伴造影剂充盈缺损。
图2:良性增大淋巴结的常见超声表现1:宽大高回声门样结构伴纤细低回声边缘。
图3:良性增大淋巴结的常见超声表现2:宽大高回声门样结构清晰,伴不规则结节状低回声滤泡区。
图4:良性增大淋巴结的常见超声表现3:显著高回声门样结构伴边缘局部低回声滤泡区。
图5:良性增大淋巴结的常见超声表现4:完全脂肪化的腋下淋巴结,箭头所示。
Hint:宽大高回声门样结构是良性增大淋巴结的特点。
以下是一些各式各样的良性淋巴结表现,一起看看吧~
图6-7:丹毒。腹股沟疼痛患者。超声显示腹股沟区卵圆形低回声淋巴结,虽增大但门样结构依旧清晰,受压变形。彩色多普勒显示规则树枝状门样血流。Hint:淋巴结门样结构存在且受压变形是反应性增生的典型表现。
图8:乳腺硅胶假体破裂。超声显示腋下淋巴结呈高回声伴后方回声增强,箭头所示,为硅胶沉积于腋下淋巴结的特征性改变。Hint:腋下高回声淋巴结伴后方混响伪像(暴风雪征)加上假体植入史,提示乳腺假体存在破裂,硅胶流入腋下淋巴结沉积。
图9:门脉高压相关淋巴结增大。肝硬化患者。肝门部见多发低回声淋巴结(L,箭头所示),门静脉(VP)与下腔静脉(VC)显示清晰。Hint:肝硬化患者肝十二指肠韧带区多发低回声淋巴结,需首先考虑门脉高压相关淋巴结良性增大。
图10:肠系膜淋巴结炎。阑尾切除术前及术后右下腹痛患者。超声显示肠系膜血管旁多发淋巴结,触痛明显。诊断: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Hint:肠系膜血管旁多发痛性淋巴结是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特征表现。
图11:耶尔森菌感染。右下腹痛伴腹泻患者。超声显示回肠末端肠壁增厚,提示存在轻度炎症,伴周边引流区淋巴结(L)反应性增大。后经血清学证实为耶尔森菌感染。Hint:局部肠壁增厚伴肠系膜多发痛性淋巴结是肠道感染性病变的特征性超声表现。
图12:Whipple病。患者,男性,45岁,体重下降明显,多发性关节炎。确诊为Whipple病。超声表现为高回声增厚肠壁“白肠”及肠系膜高回声淋巴结。Hint:“白肠”和肠系膜高回声淋巴高度提示Whipple病。
图13-15: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青年患者,发热、咽痛、颈部淋巴结肿大、脾肿大。超声显示颈部多发淋巴结肿大。化验显示外周血存在异型淋巴细胞。血清学显示EB病毒感染,确诊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Hint:颈部淋巴结肿大、脾大、异型淋巴细胞增多,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典型征象。
图16-18:结节病。超声显示颈部及腹腔可见多发低回声淋巴结肿大,胸片显示肺门部淋巴结肿大。后经淋巴结活检确诊为结节病。Hint:肺门部及颈部多发无痛性低回声淋巴结肿大是结节病的典型征象,同时腹腔淋巴结也可受累。
图19-20:炎性假瘤。红斑狼疮患者,左侧锁骨下窝包块就诊,面部蝶形红斑。超声显示左侧锁骨下可见多发低回声淋巴结肿大。后经手术切除病理证实为炎性假瘤。
图21:结核性淋巴结炎。超声显示颈部淋巴结内存在不规则无回声区,超声造影无增强。Hint:存在不规则无造影剂填充区是结核性淋巴结炎的典型造影表现。
图22-24:结核性脓肿。CT和超声均显示左侧锁骨上窝淋巴结伴大片不规则液性区。穿刺抽吸出浓稠黄色液体,后确诊为结核。Hint:淋巴结大片不规则液性区乃至完全液化,内部无血流信号,是结核晚期的特征性表现。
图25-26:兔热病。患者为猎户,左侧腋下慢性痛性包块就诊。超声显示左侧腋下波动性低回声病灶,超声造影显示病灶边缘强化。后经证实为土拉弗朗西斯菌感染,兔热病。Hint:疫区接触史+淋巴结脓肿样改变需考虑人畜共患病。
图27-29:兔热病。右侧颈部触及包块就诊。超声显示右侧颈部可见极低回声淋巴结肿大,彩色多普勒显示淋巴门处仍存在规则树枝状门样血流,血流丰富。该患者经抗生素治疗后仍出现淋巴结坏死,见图29。Hint:抗生素治疗期间出现淋巴结坏死提示病情仍未控制,仍有进展趋势,仍需重视。
小伙伴们,你们还见过哪些良性淋巴结呢?^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