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健康网 办公健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资讯 »

三伏天适当吃“苦”?如何抓住黄金30天趁热打“贴”?

7月20日正式入伏,8月18日出伏,今年的三伏天共计30天,也成为近年来“最短”的三伏天。

每年三伏天都是“冬病夏治”的最佳时节,贴“三伏贴”更成为养生人士不可或缺的夏季仪式感,那么,三伏天如何养生?“三伏贴”又该怎么贴?一起来听听江苏省中医院专家怎么说。

01

#三伏天中医建议适当吃苦#

入伏后,气温攀升,人体易出现倦怠乏力、食欲不振等。中医认为夏季属火,苦味入心,具清热、降气、燥湿功效,现代医学也证实苦味食物含生物碱,可消暑、促循环,夏季适当食用苦瓜、莴笋、莲子等苦味食物有助于清热降燥、养护心神,可搭配荤菜炒以缓解苦味。

江苏省中医院急诊科主治中医师耿连艺提醒,三伏天贪凉易损伤阳气,降低免疫力;开空调睡觉时,需护住肩颈、肚子、膝盖等部位;可适当午睡,但时长尽量不超30分钟。

02

“三伏贴”怎么贴?

每年的三伏天不少人都会选择贴“三伏贴”用于治疗疾病,那么“三伏贴”究竟该怎么贴呢?哪些人不适合贴,又该注意哪些?

江苏省中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中医师徐静表示,“三伏贴”是一种传统中医外治疗法,是基于中医“天人相应”“冬病夏治”理念下的穴位贴敷疗法,对于治疗各类慢性疾病,尤其是呼吸系统疾病效果更为显著。

徐静认为,虚寒型体质的人群(比如偏气虚型、偏阳虚型)更适合“三伏贴”,热性体质、阴虚火旺为主的人群以及女性经期、疾病急性发作期、有咯血倾向(如大面积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等情况不建议贴“三伏贴”。选择在夏至、头伏、中伏、出伏等节点贴敷效果可以达到事半功倍,贴敷过程中出现皮肤明显瘙痒、灼热等敏感情况,建议停止贴敷,成人贴敷一般为6小时左右,大家切勿为追求效果自行延长贴敷时间,这容易引起严重水泡甚至灼伤。

通常建议连续贴敷3-5年,因为人体体质的调整和疾病的改善需要一定时间的积累,坚持贴敷才能达到更好的防治效果。

03

如何防中暑 中医来支招

持续高温,中暑高发,如何预防中暑,中医认为夏季暑气当令,气候炎热,中暑是由于体内元气亏虚,夏季邪暑趁虚而入所致。

江苏省中医院急诊科副主任中医师黄洋介绍,高温酷暑,当出现一些头痛、头晕、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时,要引起重视,可以通过喝水、转移阴凉处、宽解衣领衣袖、使用冰块或凉毛巾等方式帮助降温。医生表示,夏季如果只是单纯的猛喝水来预防中暑并不可取,因为中暑时身体丢失的不仅是水分,还包括随汗液排出的盐分、电解质等,过量饮水反而可能加重心、肺、肾功能负担,甚至导致低钾血症,引发乏力。

医生介绍,还可以服用一些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药食同源的食物,比如绿豆汤、苦丁茶、西瓜、冬瓜等,要规律作息,保持充足的睡眠同样很重要,适量的运动也可以帮助自身提高免疫力。医生提醒,如果这些措施做了后,中暑的症状还没有缓解,甚至症状有加重,出现昏迷、意识不清、呼之不应、说话不能正常交流等要及时送医院救治。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办公健康网 » 三伏天适当吃“苦”?如何抓住黄金30天趁热打“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