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健康网 办公健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资讯 »

原创 夏天进补,少吃冬瓜多吃它,每周吃2次,浑身有劲,舒服过伏天!

导读:夏天进补,少吃冬瓜多吃它,每周吃2次,浑身有劲,舒服过伏天!

盛夏时节,高温潮湿的气候让人体消耗加剧,许多人会出现乏力、食欲不振、易出汗等。传统养生讲究“应季而食”,此时除了清热解暑的冬瓜,还有一种被低估的夏季补益佳品——黄鳝。它不仅肉质鲜嫩,更富含优质蛋白、维生素和矿物质,老传统认为其“补中益气、强筋骨、祛风湿”,尤其适合三伏天前后食用。每周吃两次,既补充体力,又能为秋冬储备能量,助你轻松度过伏天。

一、黄鳝:夏季的“天然补品”

黄鳝(又称鳝鱼)虽貌不惊人,却是药食同源的典范。现代营养学分析显示,每100克黄鳝肉含蛋白质18.8克,脂肪仅0.9克,且富含DHA、卵磷脂和维生素A,增强记忆力、保护视力、促进代谢。典籍《本草纲目》记载:“鳝鱼性温,补虚损,除风湿,强筋骨。”夏季人体阳气外浮,内里虚寒,适量食用黄鳝对身体好。

为何夏季吃黄鳝更佳?

民间有“黄鳝赛人参”的说法。一方面,夏季黄鳝为积蓄能量过冬,肉质最为肥美;另一方面,此时人体毛孔舒张,营养吸收效率更高。与冬瓜等寒凉食材相比,黄鳝的温补特性更符合“冬病夏治”的养生逻辑,尤其适合体虚、易疲劳、关节酸痛的人群。

二、黄鳝的三种经典做法,简单又美味

1. 红烧黄鳝:浓香下饭,补气养血

材料:黄鳝500克、大蒜10瓣、生姜3片、料酒2勺、生抽2勺、老抽1勺、冰糖10克、盐适量、葱花少许。

做法

① 黄鳝请摊主处理干净,切段后用盐搓洗去黏液,焯水1分钟捞出沥干;

② 热锅冷油,爆香蒜瓣和姜片至微黄,加入黄鳝段翻炒至表皮微皱;

③ 依次加入料酒、生抽、老抽、冰糖,翻炒均匀后加开水没过食材;

④ 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焖煮20分钟,收汁至浓稠,撒葱花即可。

贴士:黄鳝黏液富含胶原蛋白,焯水时加少许醋可去腥增香。

2. 黄鳝粥:清淡滋补,老少皆宜

材料:黄鳝200克、大米100克、姜丝少许、枸杞10克、盐、白胡椒粉适量。

做法

① 大米淘洗干净,加水浸泡30分钟;黄鳝切丝,用料酒、姜丝腌制10分钟;

② 锅中加水煮沸,放入大米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熬至米粒开花;

③ 加入黄鳝丝继续煮10分钟,最后放入枸杞、盐、白胡椒粉调味;

④ 撒葱花点缀,淋少许香油提香。

3. 清蒸黄鳝:原汁原味,保留营养

材料:黄鳝300克、红枣5颗、党参10克、姜片3片、蒸鱼豉油1勺、橄榄油少许。

做法

① 黄鳝切段,用料酒腌制10分钟;红枣去核,党参切段;

② 将黄鳝铺在盘中,放上姜片、红枣、党参,水沸后入锅大火蒸8分钟;

③ 取出倒掉盘中汁水,淋蒸鱼豉油,浇热橄榄油激发香气即可。

亮点:清蒸最大限度保留黄鳝的鲜味和营养,搭配红枣、党参补气。

三、食用黄鳝的注意事项

选购技巧:选择体表光滑、黏液丰富、活力强的黄鳝,避免购买颜色发暗或有异味的。

彻底处理:黄鳝体内可能携带寄生虫,务必高温煮熟(中心温度达70℃以上),忌生食或半生食。

禁忌人群:黄鳝性温,阴虚火旺者(如口干、便秘、易怒)需适量食用;对水产过敏者禁食。

搭配建议:可与豆腐、莲藕等食材同烹,中和温性;避免与狗肉、羊肉等热性食物同食,以防上火。

四、入伏养生,从一碗黄鳝开始

三伏天是调理身体的黄金期,饮食需兼顾“清热”与“补益”。黄鳝以温补而不燥、营养全面而成为夏季餐桌的“隐形冠军”。无论是忙碌的上班族,还是需要调养的中老年人,每周两次黄鳝菜肴,既能满足味蕾,又能为身体注入活力。

行动建议

周末采购新鲜黄鳝,提前处理分装冷冻,方便平日烹饪;盛夏虽热,但只要吃对食物,便能将酷暑转化为滋养身心的契机。这个夏天,不妨让黄鳝成为你餐桌上的常客,用一碗鲜香补益的美食,开启元气满满的入伏之旅!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办公健康网 » 原创 夏天进补,少吃冬瓜多吃它,每周吃2次,浑身有劲,舒服过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