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
大暑是夏季的第六个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代表着炎热至极。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刘丽琴副主任中药师提醒,“大暑”标志着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到来,酷热难耐,潮湿闷热,极易引起中暑,因此防暑降温是这个时期的养生重点,宜食清暑祛湿、益气滋阴之物。
谨防身体和情绪中暑
大暑时节天气炎热,大家应避免在烈日下曝晒,注意劳逸结合以防中暑的发生。
万一发现有人中暑,应立即将中暑者移至阴凉通风处休息,并给予淡盐水或绿豆汤、西瓜汁、酸梅汤等饮用。也可用风油精把手涂湿或取食盐一把,揉擦两手腕、双足心、两胁、前后心八处,直到擦出许多红点,严重者应及时送医。
大暑时节,高温酷热,易动“心火”,从而会出现性急心烦、无精打采、食欲不振、睡眠不安等异常行为,称之为“情绪中暑”。为避免“情绪中暑”,大家要注意起居规律,保证睡眠充足,避免太过剧烈的运动,注意心情愉悦,情绪安稳,可以去山林中避暑、放松自己。
不低于26℃!防“空调病”
天气炎热,空调成了大家降温防暑的首选,但使用空调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以防得了“空调病”。
室内温度不低于26℃,不要让通风口的冷风直接吹在身上,大汗淋漓时不要直接吹空调,注意颈椎、膝关节等部位的保暖,最好4小时开窗换气一次,工作学习间隙到室外阴凉处活动活动。
宜食清暑祛湿、益气滋阴之物
大暑节气暑湿之气较重,食物可选择绿豆、苦瓜、丝瓜、冬瓜、黄瓜、鲜藕、豆芽、荷叶、西瓜、薏苡仁、赤小豆等来清暑祛湿。
大暑时人体出汗较多,容易耗气伤阴,在饮食上除了喝水、食粥、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以外,还可食用些益气滋阴的食物,如山药、鸭肉、莲藕、百合等。
晒伏姜、吃姜蛋!老祖宗的大暑智慧
据文献记载,在大暑这天,在山西、河南等地有晒伏姜的习俗,在浙江台州也有吃姜汁调蛋的风俗。
《神农本草经》说姜“味辛温……出汗、逐风湿痹”,也就是说,用点姜能协助排汗降温,防止中暑。再者,酷暑之下人多少有点没胃口,此时来几片姜,可刺激唾液和胃液分泌,其含有的姜辣素还能刺激胃肠黏膜,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大暑美味膳食
○ 香荷解暑祛湿茶
材料:
香薷5克,荷叶5克,陈皮6克,薄荷1克。
做法:
先将香薷、荷叶、陈皮三味药煎煮10分钟,再加入薄荷煮3分钟即可,服用时可加适量蜂蜜调味。
点评:
可以解暑祛湿,清利头目。
○ 西瓜莲子羹
材料:
西瓜肉300克,冰糖10颗,莲子10克(鲜品加倍)、淀粉30克
做法:
1. 莲子用温水浸泡约半小时(鲜莲子去芯取肉即可),淀粉加水调成淀粉浆备用。西瓜去皮,将西瓜肉切成1厘米左右的块状。
2. 砂锅中加适量水,将冰糖和莲子放入水中,中火煮至莲子熟透后,将淀粉浆倒入砂锅内,不停地用勺子搅拌,直至汤汁熬到粘稠状,盛入碗内,放西瓜肉即可,冰冻后效果更佳。
点评:
可以清热解暑,养心安神。
○绿豆粳米粥
做法:
绿豆60克,粳米100克。将绿豆放入温水中浸泡2个小时,再和粳米一起加1000毫升清水煮粥。
点评:
可以祛热毒、止烦渴、消水肿。
供稿:中药房 沈军
图片来自科室供图及授权图库
综合编辑:党建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