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西安烈日似火,室外热浪滚滚,令人头晕目眩!市气象台已发布高温红色预警,连续几天40℃+的酷热,简直能和“四大火炉”掰掰手腕。防暑工作刻不容缓!
警惕中暑信号
中暑是人体长时间暴露于高温、高湿环境,或剧烈运动后体温调节功能失衡引发的急性疾病。但中暑并非一蹴而就,它像升级的警报,分阶段拉响
01
身体发出抗议——先兆中暑
此时已经有轻微的中暑症状,但多数人可能还意识不到。常表现为大量出汗,感到口渴难耐,还可出现头晕、眼花、无力、恶心、心慌、气短、注意力不集中,以及定向力障碍(说不出正确的时间、地点和人物)。体温正常或略高,但通常低于37.5℃。
此时是逃离高温高湿的危险环境、及时干预的黄金窗口期!进入阴凉通风的环境后,短时间即可恢复正常。
02
身体亮红灯——轻症中暑
这一阶段,身体已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在先兆症状基础上,还会出现早期循环功能紊乱的表现,包括面色潮红或苍白、烦躁不安或表情淡漠、恶心呕吐、大汗淋漓、皮肤湿冷、脉搏细弱、血压下降、心率加快等表现。体温显著升高,甚至可达38 ℃以上。
发生这些较轻的中暑症状时,除了在阴凉通风的环境休息、快速降温外,还可以喝一些淡盐水或电解质饮料,但补水时注意少量多次,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如果上述症状未见明显缓解或加重,可能发展为重度中暑,需紧急就医。
03
身体紧急求救——重度中暑
这是中暑比较严重的阶段,又分为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三型,常混合存在。尤其是热射病,此时机体体温调节机制完全崩溃,核心体温可飙升超过40℃,皮肤常干燥无汗(汗腺衰竭)或早期大量出汗后转为无汗,同时伴随中枢神经系统严重功能障碍,可引发多器官衰竭,死亡率极高。
此时需要立刻脱离高热环境,并及时送往医院,就医途中,身边人要帮患者迅速降温,如脱去多余衣物,用冷水擦拭或敷冰袋于颈部、腋窝等处。若神志不清、呕吐频繁,应避免进食饮水,以防误吸。
中暑误区需警惕
猛灌白开水:
会加重电解质紊乱,淡盐水或电解质水更为适宜。
酒精擦身降温:
儿童皮肤敏感易中毒,冷水擦拭更安全。
HOT
科学防暑,孩子安全过夏
01
高温时段避免户外活动
上午10时至下午4时阳光最强烈,这一“炙烤”时段,此时段尽量待在阴凉处或空调环境中。必须外出时,注意戴宽檐帽、太阳镜,使用防晒霜,穿浅色、宽松、透气衣物,可在后背贴退热贴作为“随身空调”。
02
警惕车内“隐形烤箱”
研究显示,气温达35℃时,阳光照射15分钟,封闭车厢内温度可升至65℃,半小时内可致命。即使车窗留缝,温度仍可快速升至50℃以上。家长下车前务必“三带上”:带上手机、带上钥匙、带上娃!切勿将孩子单独留在车上。
03
合理改善高温环境
使用风扇、空调降低室内温度;白天拉窗帘隔热,减少热量积聚。合理使用空调,温度设置在26℃左右,避免风口直吹,每2小时开窗通风10分钟;若仍感闷热,可搭配风扇促进空气循环。
04
注意及时补充水分
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炎热环境下,每隔一小时饮水一次。推荐饮用淡盐水、电解质饮料,或椰子水、绿豆汤等天然解暑饮品。避免酒精、咖啡、浓茶、高糖饮料,可乐、果汁等高糖饮品可能加重脱水。
家庭自制防暑饮品,清爽健康
以下几款简单易做、食材常见的家庭防暑饮品,助孩子轻松享受清凉夏日:
1
绿豆汤
夏日常备解暑佳品。
2
食盐蜂蜜茉莉花茶
每升水兑5克食盐煮开后,加入冰糖一两、茉莉花茶5克,自然冷却后加入一汤勺新鲜蜂蜜即成。
3
白糖西瓜汁凉茶:
半个西瓜榨汁,加入白糖1两,兑入白开水2斤,加入半汤匙食用盐搅拌均匀即可。
4
玉米茶
新鲜玉米2到3个(保留玉米须),煮5至8分钟后捞出,将水倒入容器,加白糖1两,冷却后饮用。
5
绿豆白糖菊花凉茶
适量绿豆、白糖2两,加水煮至崩花后过滤,加入菊花3到5个,自然冷却即可。
素材:疾病预防控制科
排版:宣传科 阎一宁| 审核:宣传科 杨馥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