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健康网 办公健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资讯 »

【今日小暑】健脾除湿、消暑清热,中医“五招”养出健康“暑”光

二十四节气·小暑

斗转星移,二十四节气中的

第十一个节气小暑即将到来。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

“暑,热也,

就热之中分为大小,

月初为小,

月中为大,

今则热气犹小也。”

虽曰“小暑”,

标志着盛夏登场

三伏天”的序幕也由此拉开。

小暑·节气简介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小暑·气象变化

小暑开始进入伏天,“入伏”后空气湿度增大,三伏天”高温、高湿”是中国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北方地区“高温、干燥”。小暑节气后,大地少有凉风,而且吹的风还会带着热浪。小暑节气的气候特点是天气炎热,雷暴增多。中医认为“春夏养阳”,饮食调养固护肠胃,清热利湿除烦闷。

小暑·合理起居

“夏气与心气相通”,小暑节气日照时间相对较长,所以夏季宜养心神,应注意晚睡早起,睡好“子午觉”。大家可以晚上在子时(23时)入睡,每天保持6—7个小时的睡眠;中午睡30分钟即可。

人们的起居和作息时间也应调整,适当地减缓生活节奏,有计划地进行工作,有利于减少焦虑的情绪。

小暑·科学饮食

小暑时节气候依旧多雨、高温。中医认为,肺主卫表,脾主运化水湿。外界的湿和热容易影响肺和脾胃,出现消化系统与呼吸系统的疾患,如流涕、头疼、鼻塞、咳嗽等症状。

这一时节的饮食适宜清淡,如淮山、冬瓜、薏苡仁、芡实、茯苓、黑芝麻、酸梅汤、山楂等,注意要少吃肥甘厚腻(大鱼大肉,内脏等)、冰冷寒凉食物等。益胃健脾是这一季节养生保健的总原则。

小暑·调畅情志

小暑时节气候异常炎热、闷热,暑热通于心,相应于人体,心火亢盛,容易产生烦躁、易怒情绪,爱犯困,少精神。所以小暑养生要顺应节气的特点,根据季节与五脏的对应关系,养护好心脏。

中医认为:“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故静心安神可有效舒缓紧张的情绪,使心气保持舒畅、气血和缓;这样既有助于心脏机能的旺盛,也符合“春夏养阳”的养生原则。

小暑·适度运动

炎炎夏季,骄阳普照。小暑是一年当中阳气最旺的时节,同时也是体内阳气活动旺盛之时,因此运动时要注意选择的时间,时间建议选在上午9点前和傍晚5点左右,晨练不宜过早,以免影响睡眠。

夏天运动是重要的排汗方式。运动还可以加强热适应,提高人体调节体温的功能,防止中暑,建议选择慢跑、太极、八段锦、五禽戏、健走、游泳等不太剧烈的运动方式

一审:李佳明(宣传科)

二审:康靖恺张立松(宣传科)

三审:牛猛(宣传科

衡中医广〔2024〕第11-01-08号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办公健康网 » 【今日小暑】健脾除湿、消暑清热,中医“五招”养出健康“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