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健康网 办公健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资讯 »

【健康养生】今日小暑,湿热交加的节气怎么做对身体更好?一起来学一学~

内容来源:养生中国

小暑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一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五个节气,标志着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盛夏。

古人将小暑分为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意思是说,进入“小暑”,地面的风夹带热浪;蟋蟀因天气炎热,离开原野到房屋墙角避暑;老鹰也因低空温度高,飞往高空盘旋。

此时既高温炎热,也降水增多,甚至可能出现大暴雨、雷击等现象。民谚“小暑大暑,上蒸下煮”,正是对全年最闷热气候的生动描述。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意指这个时节暑气上升,气候炎热,但还没有热到极点。俗话说“热在三伏”,小暑时期正是伏天的开始。

小暑节气是全年降水量较多的一个节气。此时虽暑气未极但暑湿俱盛,又值夏季人体内守的阳气很容易浮越在外,气温的升高也会导致心烦气躁、汗流浃背,此时调理养生的重点是消暑宁心、健脾祛湿。

起居养生

XIAO

SHU

小暑时节气候炎热,人容易烦躁不安,在情志方面需要修身养性,保持心境平和。

现在防暑降温条件比以前提高很多,不管是家里还是商场、办公室,都冷气充足,空调、电扇必备。

俗话说“夏夜避风如避箭”,《摄生消息论》也说:“不得于星月下露卧,兼便睡着使人扇风取凉,一时虽快,风入腠里,其患最深。

睡觉时应避免着凉,不在风扇、空调出风口睡眠,不睡地板。否则,轻者伤风、腹泻、骨关节疼痛,重者甚至面瘫。

膳饮养生

XIAO

SHU

骄阳似火,气温不断飙升的三伏天里,饮食宜清淡。

饮食清淡并不是只能吃素,而是要做到荤素搭配。

可进食鸭肉、鲫鱼、瘦肉、薏苡仁、银耳、蘑菇等。

小暑节气,可多食西瓜、瓠瓜、丝瓜、冬瓜等解暑生津。

其中西瓜有“天然白虎汤”之称,是炎炎夏日必不可少的水果。

平时还可以多用莲子、芡实、荷叶、赤小豆、白扁豆等煲汤或煮粥,具有化湿的功效,适合夏天食用。

推荐几款饮食——

01

藿香佩兰茶

佩兰叶、藿香各3克,沸水冲泡代茶饮,可清热解暑。

02

莲子荷叶粳米粥

莲子50克,粳米100克,鲜荷叶一张,冰糖适量。将莲子、荷叶、粳米淘洗干净,一同放入砂锅中,加水适量,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继续煮至豆米熟烂,加入适量冰糖即可。

03

三豆饮

出自《世医得效方》,可以活血解毒,防治“天行疹痘”,夏季饮用也有祛暑解热的作用。

绿豆、红豆、黑豆各20克,生甘草5克,洗净清水浸泡1小时,再熬煮一小时,根据各人口味加入适量冰糖。

04

小豆凉糕

赤小豆250克,浸泡一夜后煮软烂,打成豆泥,加入适量的白糖,琼脂10克,泡软蒸化,豆泥和琼脂加适量水一起煮,边煮边搅拌成均匀的糊状即可关火。装入容器,晾凉后放入冰箱凝固,取出后切成块糕状。

05

和胃代茶饮

陈皮6克,神曲9克,麦芽9克,赤苓9克,水煎代茶。此饮出处为《清宫医案》之光绪朝医案,主治是湿饮稍有未尽,胃气欠和,胸有时满。

运动养生

XIAO

SHU

小暑后天气越来越热,最好不要在中午日头毒烈下出门。有人说夏季是发汗减肥的好时光,还有人误以为蒸桑拿、缠保鲜膜促进局部发汗就能减肥,这些观点其实都是错误的。

发汗不仅不等于减脂,而且频繁大量出汗实际是在耗气伤津,损害人体的正气。

“夏天无病三分虚”,夏季天热,人体本就出汗多、消耗大,容易元气耗伤、津液丢失,应避免再大量运动而过度发汗。可多做一些和缓的运动,如散步、瑜伽等。

穴位按摩

XIAO

SHU

01

神门

在腕关节的掌侧,小指末端延伸可摸到一突起圆骨,该圆骨下方凹陷处按压有酸胀感即为此穴。

神门可泻火除烦,宁心安神,是治疗心受邪扰的重要穴位。

操作方法:用指尖垂直掐按穴位至有酸、胀、微痛的感觉。每天早晚、左右腕各掐按1~3分钟,先左后右。

02

劳宫

握拳,中指尖下是穴。按压有酸痛感。

劳宫穴可清心泄热,是治疗中暑、心痛烦闷的要穴。

操作方法:用拇指指尖垂直掐按穴位,至有酸胀或微痛的感觉。每天早晚、左右手各掐按1~3分钟,先左后右。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办公健康网 » 【健康养生】今日小暑,湿热交加的节气怎么做对身体更好?一起来学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