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下易得 “ 妇科炎症 ”
首次性生活的年龄较小、存在多位性伴侣、频繁性交以及性伴侣患有性传播疾病的女性,易受到妇科炎症的影响‼
1、卫生习惯不佳
在月经期间进行性行为且卫生条件不佳,可能会将细菌带入阴道,导致子宫内膜炎、附件炎等问题,甚至有人因输卵管感染而导致不孕‼
2、手术后感染风险
接受人流、子宫颈治疗、分娩、人工破膜、剖宫产以及其他妇科手术时,若手术中消毒不严或对生殖道造成损伤,可能会引发感染‼
3、分娩、流产或手术后
身体抵抗力下降后,病原体可能通过生殖道向上传播并蔓延至输卵管、卵巢,从而引发盆腔炎症‼
4、盆腔或输卵管邻近器官感染
例如阑尾炎、子宫内膜炎等‼
5、其他身体疾病
糖尿病患者易患外阴阴道炎,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女性免疫力较弱,一旦受到病原体侵袭,身体难以清除病菌,可能引发感染‼
图片来自网络
判断炎症的关键—清洁状况
据复旦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教授隋龙指出,“生殖道感染是对我国女性健康构成最严重威胁”。
每年我国有四亿人次前往妇产科就诊,患病率高,且并发症频繁,占全球新发病例的三分之一以上。性别差异导致男性PH值为7,女性为3.8,在性生活中PH值会升高,使得有益菌存活困难,抵抗力下降,性行为感染风险增加,育龄女性患病率超过90%。日常生活中尿道和肠道感染是妇科感染的主要来源,即使没有性生活也可能引发妇科问题。
图片来自网络
女性妇科常规检查包含哪些内容?如何自行评估亚健康状态?
妇科常规检查的首要项目是白带常规检查,这是最基础、也是必不可少的妇科检查项目,其中一个关键数据是清洁度。清洁度通常被分为四个等级,数字越高表示问题越严重,但清洁度结果是如何得出的呢?
实际上,清洁度结果是根据化验样品中菌群的数量比例得出的,有益菌数量比例越高,清洁度指数越低,代表身体越健康。相反,有害菌数量比例越高,清洁度指数就越高,健康状况就越差。
阴道平衡系统:约80%为乳酸菌+20%其他菌群
阴道环境的PH值在3.8~4.5之间,阴道内约有200多种微生物,这些微生物与宿主共同维持着阴道生态平衡。
图片来自网络
阴道感染的治疗目标在于重建阴道的微生态平衡!
1. 保持阴道酸碱平衡:
正常情况下,阴道内主要由乳酸杆菌等益生菌主导,它们通过代谢糖原产生乳酸,从而维持阴道的pH值在3.8-4.5之间。这种酸性环境不利于大多数致病菌的生长,有助于保护阴道免受感染。
2. 竞争性抑制和抗菌作用:
益生菌通过占据阴道黏膜表面形成生物膜,阻止有害菌的附着和生长。一些益生菌还能产生抗菌物质,如过氧化氢、细菌素等,直接抑制有害菌的繁殖。
3. 调节免疫系统:
益生菌能够刺激阴道上皮细胞和免疫细胞,增强局部免疫功能,包括促进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的生成,提高机体对病原体入侵的抵抗力。
4. 恢复和重建菌群结构:
在阴道菌群失衡的情况下(如细菌性阴道病、念珠菌感染),使用益生菌可帮助恢复有益菌的优势地位,重建健康的菌群结构。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