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眼睛似乎也难逃“旱灾”的困扰。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干眼的世界,探寻科学护眼的奥秘。
23岁的小林(化名)是一位“考研党”,每天沉浸在网课和电子书的海洋里。最近,她遭遇了眼睛的“抗议”:干涩、刺痛,仿佛有沙子进了眼睛,连心爱的隐形眼镜都无法佩戴。无奈之下,小林来到浙江省人民医院眼科中心寻求帮助。
检查结果令人惊讶,小林的泪液蒸发速度明显增快:正常情况下,眼睛表面的泪膜能维持10—15秒,而她的泪膜仅3秒就破裂了!更糟糕的是,角膜上皮出现了点状损伤。
原来,长时间盯着屏幕,眨眼次数大幅减少,泪液来不及滋润眼睛就蒸发了,再加上空调房空气干燥,眼睛表面的泪膜难以维持,就像缺水的土地一样干裂,干、痛、畏光、视物模糊等各种不适接踵而至。
另一边,爱在短视频里“找乐子”的65岁张阿姨(化名)也遇到了“小麻烦”:看手机时视线会时不时模糊,眼睛黏糊糊的,有时明明在流泪,却同时感到干涩和刺痛。难道是患了白内障?
眼科中心为她进行的裂隙灯检查结果显示,白内障并非主因,罪魁祸首是她眼皮上的睑板腺(眼皮里分泌油脂的“小油管”)严重堵塞,部分甚至消失不见了,被诊断为睑板腺功能障碍。正常情况下,睑板腺分泌的油脂会覆盖在眼球表面,像保鲜膜一样锁住泪液。但睑板腺功能障碍时,油脂变稠形成“牙膏状”堵塞,无法正常分泌,泪液表面缺乏油脂层的保护,即使泪液充足也会迅速蒸发。
与小林和张阿姨类似的干眼病人在眼科门诊日趋增多。无论是年轻人长时间面对电脑、手机屏幕,还是老年人因身体机能下降导致的眼表问题,干眼症都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健康问题。那医生能给予干眼病友们哪些帮助呢?让我们去干眼治疗室看看!
01
熏蒸:温热蒸汽如同给眼睛做了一场“桑拿”,将堵塞的油脂软化,为后续的疏通工作做好准备。
02
睑板腺按摩:借助专业医疗器材,用专业手法疏通眼皮的“小油管”,将“牙膏状”的分泌物一一挤出,让睑板腺恢复畅通。
03
冷敷:冷敷环节则像是给眼皮“降降温”,收缩眼表微血管,缓解眼部的不适感。
04
精准用药:补充人工泪液是基础操作,对于症状较重的患者,还会使用抗炎眼药水,如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眼药水、免疫抑制剂眼药水,或者使用促进泪液分泌的眼药水、黏蛋白分泌促进剂等,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针对MGD(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还可以使用优化强脉冲光(OPT)治疗,进一步改善睑板腺功能。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该如何守护自己的眼睛,防止干眼这一“旱灾”的发生呢?以下护眼小贴士,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帮助。
01
用电子设备时牢记“20—20—20”法则:每使用电子设备20分钟,就抬头看看20英尺(约6米)外的地方,持续20秒。这个简单的小动作能有效减少眼睛的疲劳,降低干眼的风险。
02
刻意练习“慢眨眼”:就像按快门一样,闭眼2秒,每天坚持做10次。这个小练习能帮助我们养成良好的眨眼习惯,让眼睛得到充分地滋润。
03
自制简易热敷:用40℃的热毛巾敷眼,能促进油脂融化,改善睑板腺的分泌功能。如果皮肤发红,就改用冷敷。或者倒上一杯热开水,适当调整眼睛与杯口的距离,让开水的热气熏蒸眼睛(注意闭上眼睛,防止烫伤哦)。
04
注意周边环境湿度:在长时间使用空调的情况下,空气会变得干燥,此时可以适当使用加湿器,为眼睛营造一个湿润的环境。
05
听听营养专家的建议:多吃深海鱼、亚麻籽,补充Omega—3脂肪酸。这些食物对眼睛健康大有裨益。
如果您出现了持续的眼干、畏光、视疲劳等症状,千万不要随意滴用网红眼药水,应及时前往专业眼科医疗机构就诊。在眼科医生的指导下,制定长期管理计划,并定期评估疗效,才能真正守护好我们的眼睛,远离干眼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