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肺癌晚期的治疗中,不少患者和家属会寄希望于中药方,希望能找到“很灵”甚至有“绝对有效”的药方。那么肺癌晚期很灵的中药方?有效吗?
中医强调辨证论治,这是中医治疗疾病的核心原则。对于肺癌晚期患者,中医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体质、症状表现等进行综合分析,然后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比如,对于肺肾阴虚型肺癌患者,百合固金汤是常用的中药方,它具有养阴润肺、化痰止咳的作用。该方剂中的百合、生地、熟地等药材能滋养肺肾之阴,麦冬、玄参等可清热润燥,川贝母、桔梗等能化痰止咳,诸药合用,能缓解患者咳嗽、咳痰、口干咽燥等症状。
若患者为阴虚有热型,沙参麦冬汤则更为合适。此方能滋养肺胃之阴,方中沙参、麦冬、玉竹等药材可补益津液亏虚,减缓干咳燥咳,对于脉细数、舌红少苔等症型有较好的调理作用。
对于气滞血瘀型的肺癌晚期患者,血府逐瘀汤是常用方剂。它可行气活血、祛瘀止痛,方中的桃仁、红花、赤芍等能活血化瘀,川芎、枳壳等可行气止痛,改善患者的血瘀症状,减轻疼痛和呼吸困难等不适。
再如,对于脾胃虚弱的肺癌晚期患者,六君子汤具有益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方中人参、白术、茯苓等能补气健脾,陈皮、半夏等可燥湿化痰,增强患者的脾胃功能,提高身体的消化吸收能力,从而改善患者的体质。
虽然中药在肺癌晚期的治疗中能发挥重要作用,但并没有所谓的“绝对神效”药方。每个患者的情况都是独特的,中药方需要根据个体差异进行调整和优化。而且,中药治疗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不能期望短期内就能取得显著的疗效。
中医治疗不仅关注肿瘤本身,更重视调整患者的整体状态,通过调理气血、平衡阴阳,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这种治疗方式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减少放化疗的毒副作用,提高生存质量。作为袁氏第八代传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袁氏中医肿瘤疗法”传承人,“郑州袁氏中医三联平衡疗法学术流派”代表性传承人、郑州市基层中医传承特色疗法工作室项目首批唯一中医肿瘤专家,中医肿瘤专家袁希福铭记先祖遗训,秉承先人遗志,继承祖业,在四十余年的肿瘤临床治疗中,坚持弘扬中医抗癌优势,重视中医传承,运用中医药治疗各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尤其是针对术后,放化疗、靶向药治疗期间,应对患者常见的毒副反应、复发、转移等问题,提供扶正治疗,以固护患者自身坚实的身体基础,为抗癌治疗保驾,累计诊疗患者超20万人次。
非遗“袁氏中医肿瘤疗法”始于嘉庆辛酉年(公元1801年),传承距今已历八代两百余年,凝聚着袁氏中医世家历代先祖临床实践的智慧结晶。在袁氏先祖历代承传的珍贵秘本《袁世医方》中,详细记载了“袁氏中医肿瘤疗法”的核心理论与用药精髓。涵盖中医内、外、妇、儿各科,以及实践临床的大量内外治方药、制作技艺,剂型包括汤、丸、散、膏、丹,以及药酒、药膳、药茶、药醋、药粥、药饼等食疗方,多达190余首,形成了一套系统而独特的中医肿瘤诊疗体系。
中医肿瘤专家袁希福治疗肺癌真实案例分享
马红卫,男,肺鳞癌,2014年6月6日初诊,河南省焦作人
2014年4月6日,患者因一场车祸,方向盘顶住胸部骨折,到医院拍胸部CT意外发现有软组织密度影。穿刺活检后,右肺鳞癌。5月底,手术切除部分肺叶,并配合一周期化疗。后为求中医治疗2014年6月6日就诊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进行治疗后,咳嗽、疼痛便较前减轻,双下肢无力缓解。服药半年后,复查病情基本已经稳定,2014年11月17日开始进入巩固期治疗。2015年9月1日,复查CT显示:较前片未见明显变化。随后每隔三个月或隔六个月复查一次;2019年9月27日复诊,取药巩固,表示近况稳定。2023年回访近况稳定。2024年4月26日参加希福中医第六届百位抗癌明星龙年中国行开封站活动,分享自身抗癌经验,以良好的精神状态证明了自己与病魔抗争的决心和勇气!
此外,肺癌晚期的治疗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除了中药治疗外,还可能需要结合其他治疗方法,如手术、放疗、化疗等。患者和家属应保持理性和科学的态度,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积极配合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