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健康网 办公健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资讯 »

扬帆启航新征程——祁东县人民医院肾内科崛起之路侧记

大众卫生报·新湖南客户端5月19日讯(通讯员 何晓晓 彭建新)近日,在衡阳市祁东县人民医院,其肾内科的灯光和其他科室一样,常常彻夜长明。5月17日,该科主任徐海林在手术室,亲临团队为一名尿毒症患者重建血管通路,墙上的电子屏实时跳动着手术数据——这是该科第102台自主完成的复杂血管通路手术,距离他们从零起步仅过去7年。

一、一场生死营救背后的技术突围

2023年清明假期后的深夜,急救车的警笛撕裂县城的宁静。37岁的尿毒症患者匡某(化名)被推入抢救室时,左前臂缠裹的纱布已被鲜血浸透。五年的透析治疗让他的血管早已脆弱不堪,返乡扫墓时的一次意外划伤,导致原本已感染的动静脉内瘘动脉瘤破裂。辗转多地后,他带着累计失血1800毫升的休克体征,来到祁东人民医院。

“止血带压迫超过90分钟,远端肢体已出现缺血性损伤。”徐海林回忆当时的危急状况。在医务科特批的绿色通道下,团队启用电动止血带系统,在超声引导下,精准定位溃烂血管。手术中,直径4厘米的动脉瘤内部已完全腐坏,脓液混合着坏死组织不断渗出。历时四小时,联合骨一科团队完成破口修补、中位内瘘重建及脓肿清除三重手术,保住了患者赖以生存的“生命线”,治疗费用较有些医院节省65%。

二、从借船出海到造船远航

这场惊心动魄的抢救,折射出县域医疗能力的十年蝶变。

2016年前的祁东,尿毒症患者进行血管通路手术,需要辗转衡阳、长沙。时任内科骨干的徐海林在接诊记录中发现:当年全县近600名透析患者中,83%的血管通路手术在外地完成,平均每位患者年增交通食宿支出1.2万元。

“不能让乡亲们带着尿毒症奔波求医。”这个朴实的想法,推动徐医生踏上湘雅医院肾内科的研修之路。2016年7月,祁东县人民医院肾内科正式成立。

三、扎根泥土的医疗守望者

“从开科时战战兢兢到现在的胸有成竹,从依赖外援到实现技术自主,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在我们医院开展,我们走通了县域医疗能力建设的闭环。”徐海林看着厚厚的患者档案说。这位深耕肾脏病领域10年的医者,仍保持着清晨查房的习惯。他仔细检查每位患者的病情,为每位有血管通路问题的患者提供个体的解决方案,如同农人查看精心培育的秧苗。近年来,他通过自身不断学习请教,又自主开展臂丛麻醉下内瘘球囊扩张术(PTA)动脉瘤切除+重建术、内瘘浅表化术联合普外科开展腔镜下腹透置管术、联合乳甲外科开展尿毒症继发甲旁亢全切+自体移植术、双模血浆置换+胆红素吸附(DEPMAS)自动化腹膜透析技术(APD)等先进医疗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迈进,受到广大患者广泛称赞。

5月19日,在晨光中,新的一天刚刚开始,祁东县人民医院肾内科团队依然在守护着每一位尿毒症患者的健康,他们用自己的大爱行动,让生命之河在家乡流淌。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办公健康网 » 扬帆启航新征程——祁东县人民医院肾内科崛起之路侧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