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健康网 办公健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资讯 »

合理用药宣传月|抗抑郁药物:走出精神的阴霾

Hi 大家好,我叫金小鸥,是金山医院科普吉祥物,我的任务是让医学科普飞入寻常百姓家,希望可以和大家成为好朋友,我的爱好是讲医学科普小故事,回答大家的健康热点问题。健康中国,让我们一起努力哦!

“药

道”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里,抑郁症如同一场无形的“心灵风暴”,悄然侵袭着众多人的身心健康。

图源:摄图网

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令人触目惊心,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最新数据,全球约有3.5亿抑郁症患者,而在中国,2019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抑郁障碍的终身患病率达到了6.9%,这意味着中国约有9500万人正受此困扰。面对这一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抗抑郁药物在帮助患者缓解症状、恢复社会功能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抗抑郁药物如何作用于大脑?

要理解抗抑郁药的作用,首先需要了解抑郁症的生物学基础。抑郁症并非简单的情绪低落,它是一种复杂的精神障碍,有着多种症状表现。患者往往长期被悲伤、绝望和空虚的情绪所笼罩,难以自拔,睡眠、食欲受影响。身体总是感到疲劳乏力,注意力难以集中。

目前主要的理论认为,抑郁症与大脑神经递质失衡密切相关,尤其是血清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三种“情绪信使”的功能异常会影响大脑正常的信息传递和调节功能。抗抑郁药物主要作用于这些递质,恢复递质的功能。

抗抑郁药物分类与特点

抑郁症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生活方式的调整。药物治疗可以有效改善症状,但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目前,治疗抑郁症的药物种类繁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 选择性5-羟色胺

再摄取抑制剂(SSRIs)

临床应用:氟西汀、舍曲林、帕罗西汀、西酞普兰、艾司西酞普兰

特点:作为一线治疗药物,安全性高,特别适用于轻至中度抑郁患者;常见副作用:恶心、失眠、性功能障碍;需注意:帕罗西汀停药反应较明显。

2. 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

再摄取抑制剂(SNRIs)

临床应用:文拉法辛、度洛西汀、米那普仑

特点:对伴有躯体疼痛的抑郁效果显著;可能导致血压升高,因此需定期监测心血管健康指标。

3. 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

再摄取抑制剂(NDRIs)

临床应用:安非他酮

特点:适用于嗜睡、动力缺乏型抑郁;特别提示:癫痫患者应避免使用。

4. 褪黑素受体激动剂(MT1/MT2)

临床应用:阿戈美拉汀

特点:通过调节睡眠节律改善抑郁;无性功能副作用,但需监测肝功能。

5. 传统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

临床应用:阿米替林、氯米帕明

特点:疗效强但副作用多(口干、便秘、心脏毒性);目前多作为二线用药。

6. 新型抗抑郁药

托鲁地文拉法辛

又名安舒法辛,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一种三重单胺类再摄取抑制剂,可通过与5-羟色胺转运体、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和多巴胺转运体结合,阻断以上3种神经递质的再摄取而发挥抗抑郁作用。该药起效较快,能够显著改善抑郁障碍患者的心境低落、快感缺失、动力下降等症状,缓解伴发的焦虑症状,且治疗过程中不易导致性功能障碍等不良反应。

伏硫西汀

伏硫西汀是新型的多模式5-羟色胺受体调节剂,可以全面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包括情绪、躯体和认知,在多个国家被批准用于治疗严重抑郁症。与大多数抗抑郁药相比,伏硫西汀的镇痛活性特别适用于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

艾司氯胺酮

第一类精神药品,2023年4月批准上市,与口服抗抑郁药联合使用,用于治疗成人难治性抑郁症。该药起效快,在首次给药后的4小时可以观察到抑郁症的改善。

药用植物成分抗抑郁药

研究发现植物提取的黄酮类、皂苷类等化合物具有抗抑郁作用,但是目前还处在基础研究阶段,其临床前研究有待于进一步深入和加强。

药物选择需个体化,因为并非每种药物都适用于所有患者,个体差异决定了治疗方案的独特性。医生会全面考量,个体化的给药。因此抗抑郁药需要的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常见用药误区与真相

误区1:“吃药会成瘾”

科学解释:抗抑郁药无成瘾性,但突然停药可能出现“撤药综合征”(头晕、感觉异常)。患者需定期复诊,在医生指导下规范减量可完全避免。

误区2:“好转就能停药”

既往临床调查显示,在抑郁症急性期治疗后立即停药,1年内复发率会显著增高。脑神经重塑需要持续的药物支持,必须在医生指导下逐渐减量停药。

误区3:“副作用太可怕”

患者若在服药过程中出现副作用,切勿擅自停药,应立即告知医生。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剂量、更换药物或采取其他对症处理措施。此外,抗抑郁药可能会与其他药物产生相互作用,因此,患者务必告知医生自己正在服用的所有药物,无论是处方药、非处方药还是保健品等,以免因药物间的相互作用而影响疗效或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误区4:“药物让人变迟钝”

需注意:未经治疗的抑郁症本身就会损伤认知功能。研究证实,SSRIs类药物可改善患者的注意力和决策能力。

特殊人群用药

孕产妇

妊娠早期应尽量避免使用药物。治疗时首先权衡药物对胎儿的风险,抗抑郁药对孕产妇的使用风险与安全性尚无最后定论,治疗方案应根据抑郁严重程度进行调整。心理治疗无效的重度抑郁患者必要时可以服用抗抑郁药,有严重自杀倾向的孕产妇在知情同意权衡利弊之后可以考虑单用 SSRIs。

老年人

老年抑郁症对轻度和中度老年抑郁症推荐心理治疗。老年重度抑 郁症推荐使用 SSRIs 作为一线治疗药物,起始剂量比成年人偏低,需定期监测精神状况及躯体情况,为患者及家属提供健康教育,加强治疗的依从性。

青少年

青少年抑郁症治疗应遵循抗抑郁药与心理治疗并重的原则。心理治疗适合不同严重程度的儿童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有助于改变认知,完善人格,降低自杀率,恢复社会功能。SSRIs类药物是儿童青少年抑郁障碍首选治疗药物,疗效和安全性方面有循证医学的证据支持。

结语

抑郁症虽然可怕,但通过合理的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它是完全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和治疗的。作为临床药师,我们会与医生、护士等医护人员一起,为患者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支持,帮助患者走出抑郁的阴霾。也希望社会能够给予抑郁症患者更多的理解和支持,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和关爱,早日重获健康和快乐。当药物治疗与心理干预、社会支持形成合力时,抑郁症的阴霾终将散去。

参考文献:

1.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23). Depression (Depressive disorder) [Fact sheet]. Retrieved from https://www.who.int/news-room/fact-sheets/detail/depression.

2.Huang, Yueqin et al. “Prevalence of mental disorders in China: a cross-sectional epidemiological study.” The lancet. Psychiatry vol. 6,3 (2019): 211-224.

3.中华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中华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认知应对治疗学组. 抑郁症治疗与管理的专家推荐意见(2022年)[J].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23,32(03):193-202.

4.Feng, Yuan et al. “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depressive disorders in China: The second edition.”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vol. 253 (2019): 352-356.

5.韦龙静,陈瑜,耿纪婷,王强,姚志剑.抑郁症患者CYP2D6基因多态性与文拉法辛代谢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9,0(5):497-501

6.石晓晓,徐炳欣,杜贵平,寇建华,杨建明.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伴焦虑症状疗效的影响[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22,49(2):207-211.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办公健康网 » 合理用药宣传月|抗抑郁药物:走出精神的阴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