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动平衡
身心健康
5·20 中国学生营养日
5月20日不仅是表达爱的日子,更是第36届“5·20”中国学生营养日。今年的主题聚焦“吃动平衡,身心健康”。如何科学饮食?怎样合理规划运动?掌握这些秘诀,让身心状态持续在线,一起看看吧!
什么是吃动平衡?
“吃动平衡”并非简单的少吃多动,而是指通过合理膳食与规律运动的动态调节,维持能量摄入与消耗的平衡。我们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摄入能量=消耗能量(基础代谢+身体活动+食物热效应)。在这种平衡状态下,体重能够保持相对稳定,身体各器官也能正常运转,为我们的健康奠定坚实的基础。
吃的科学
01
三餐规律,合理分配能量
儿童青少年的三餐应定时定量,晚上9点以后尽可能不进食,早餐、午餐、晚餐提供的能量应分别占全天总量的25%~30%、35%~40%、30%~35%。强调早餐要吃好,来开启活力满满的一天。
02
营养均衡,食物多样性
每天的食物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禽畜鱼蛋奶类和大豆坚果类;多吃蔬菜水果,它们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选择优质蛋白质,如瘦肉、鱼类、豆类、蛋类和奶制品;主食粗细搭配,除了精米白面,多吃燕麦、糙米、红薯等粗粮。少吃高盐、高油、高糖的加工食品,比如薯片、奶茶、炸鸡等。
03
控制零食,科学补水
爱吃零食的儿童青少年在选择零食时,可首选干净卫生、微量营养素密度较高的食物,如低糖酸奶、新鲜水果、原味坚果。同时,要注意控制零食的量,避免影响正餐食欲。每天要保证足够的水分摄入,优先选择白开水,少喝碳酸饮料和果汁。
动的适度
01
儿童青少年应坚持运动,每日至少累计达到60分钟以有氧运动为主的中高强度身体活动。
02
6~12岁的儿童注重适度的有氧运动,如跳绳、骑自行车和游泳,以及基础的力量训练,促进骨骼和肌肉的健康发育。
03
13~18岁的青少年可进行渐进式的阻力训练(如深蹲、硬拉、卧推),同时结合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骑自行车),提升力量与心肺功能。
平衡生活,身心同“升级”
合理安排作息,保证充足睡眠,让身体充分恢复;学会调节情绪,遇到压力及时排解,避免因压力导致暴饮暴食或拒绝运动。科学饮食与适度运动规律结合,吃动平衡的生活方式可以帮助实现身心健康的全面“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