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健康网 办公健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资讯 »

易疲惫、手脚发麻、心悸胸闷,中医:这些日常习惯正在悄悄"偷气血"!

明代医家李中梓在《医宗必读》中记载

“ 气血者,人之所赖以生者也。

气血充盈,则百邪外御,病安从来?

气血虚损,则诸邪辐辏,百病丛集。”

但生活中很多不经意的行为

却是在损耗气血

气血不足的表现有哪些?

哪些行为容易伤气血?

如何补气血?

今天西安中医脑病医院针灸科主任黄刚

带您了解

《黄帝内经》中曾写到:“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 。气血是生命的根本,其它的东西都是围绕着气血而运行的。所以,人最怕气血不足。

气血不足的表现

医认为,气可以推动血液运行血可以运载气,血气相互滋生,气虚则血少,血少则气虚。气血不足即中医学中的气虚和血虚。

常见表现:脸色苍白、头晕眼花、疲惫、手脚发麻发凉、指甲易裂、皮肤干燥、心悸胸闷、食欲减退、女性月经量过少、睡眠质量差。

这些行为

正在消耗你的气血

1.边吃饭边看视频:吃饭时,脾胃需要消化食物,如果此时盯着视频看,气血就需要濡养眼睛,那么脾胃所需的气血就会出现不足,可能会引起消化不良、头脑昏沉。

建议:坐下吃,不要站着或走着吃,也不要看手机或做其他事情。慢慢享受吃东西的过程,感受食物的味道、气味及口感。

2.泡脚泡到满身大汗:泡脚时喜欢泡到满身大汗,也是很伤气血。气随津伤,津和汗是同源的,如果出汗过多,津血随着外泄,气也会随着津液外泄,就容易造成气血不足。

建议:泡脚时水温最好在40℃左右,并且泡脚时间不宜过长,尽量控制在20分钟以内,微微出汗即可。

3.久坐不动或久躺不动:“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坐不动或久躺不动,其实都很伤气血。

建议:休息日尽量不要一直躺着,适当站起来活动活动;平时也不要久坐,连续静坐不要超过50分钟,哪怕起来接杯水也可以。

4.做饭煎煮时间过长:这样的烹饪方法,容易让食物的营养流失。比如老人在烹饪菜肴时,为方便咀嚼,喜欢在菜里加水,将菜煮得过于软烂,可能就会造成食物营养流失。

三个方法

帮您补气血

想要保持气血充足、提高免疫力建议做到:“起居有常、饮食有节、运动有度、情志有衡”。做好这“三个一”帮您把气血补回来。

一碗汤:当归补血蛋花汤

中医有一个有名的补血方--当归补血汤,由黄氏礼当”两味约以5:1的比例组成,其中当归补血活血,黄芪益气以生血,适用于气血两虚的人群。

如果想让这款汤的口感和味道更好,可以在汤中打入一个鸡蛋和适量红糖,红糖可以补虚,鸡蛋营养丰富,也有补虚的作用。

注意:当归有活血功效,孕产妇和月经量特别大的女性要慎食。气血两虚的人可以根据身体情况,在专业医师指导下适量食用。

一个穴位:足三里穴

位置:在小眼外侧,特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功效: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等作用。

按摩足三里穴,有助于补益脾胃、调养气血。长期坚持有延缓衰老的效果,还可以起到保养皮肤的作用,使肌肤紧致、脸色红润有光泽。

一个动作:调理气血

起源于北宋,有着800多年历史的八段锦,被誉为“千年长寿八段锦中的“双手托天理操”。三焦”动作有助于调理气血,改善倦怠乏力。

第一时间看健康资讯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办公健康网 » 易疲惫、手脚发麻、心悸胸闷,中医:这些日常习惯正在悄悄"偷气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