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一则“路遇老外中暑,国人递藿香正气水”的视频在社交媒体引发热议,评论区关于“中暑后服用藿香正气水是否有效”的争论持续升温。中暑后立即服用藿香正气水真的无效吗?哪些情况可以服用藿香正气水?
“中医将中暑分为阳暑和阴暑,二者的成因和症状有所不同,盲目使用可能适得其反。”5月15日,北京中医医院急诊危重症诊疗中心副主任曲志成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阳暑即人们通常理解的“中暑”,多因长时间在高温(>32℃)、高湿环境中暴晒或劳作,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失控。这类患者常出现发热(体温≥38℃)乏力口渴多汗等症状,属于“热盛伤津耗气”的急症;阴暑则是因暑天贪凉引发,比如长期待在温度过低的空调房、过量饮用冰饮导致风寒湿邪阻滞机表和脾胃,表现为头痛无汗、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不适,体温多正常或低热,属于“外寒内湿”的病证。
网传“中暑后使用藿香正气水无效”的说法,需结合具体病症阶段来看。“藿香正气水的核心功效是解表化湿、理气和中,对症的正是阴暑。进食生冷后脘腹胀痛等因寒邪侵袭的症状,服用藿香正气水能有效缓解。但如果是户外暴晒后出现高热、大量饮水仍不解渴等阳暑症状,此时服用含酒精的藿香正气水,可能加重脱水,甚至延误热射病等重症的救治。”
对于阳暑患者,曲志成强调“物理降温优先”原则。一旦发现有人在高温环境中出现头晕、恶心、注意力下降,应立即将其转移至阴凉处,用湿毛巾擦拭颈部、腋窝等大血管部位,同时少量多次补充淡盐水或含电解质饮料。若体温超过 39℃或出现抽搐、昏迷,需立即拨打 120,途中持续物理降温。“阳暑严重时需急救,中医推荐生脉饮以气阴双补,避免出现脱证。现场若无该药,可用含有电解质清凉饮料替代,但切勿使用藿香正气水。”
北京朝阳医院药事部副主任药师、临床药学组长杨辉提醒,藿香正气水可用于治疗中暑所致的头痛昏重、胸膈痞闷等症状,但中暑后首要措施是立即脱离热环境,移至通风阴凉处,解开衣物散热,物理降温等现场处理较用药更关键。需要注意的是,该药含40%~50%的乙醇,孕妇、儿童、酒精过敏者及正在服用头孢类药物的人群需选择无酒精剂型,服药期间应避免生冷油腻饮食。
夏日即将来临,杨辉建议民众做好日常中暑预防:户外作业时佩戴透气帽子,尽量选择清晨或黄昏时段进行户外活动;保持饮食均衡清淡,及时补充水分,可饮用绿豆汤等清暑饮料;加强体质锻炼;若必须在高温高湿环境下活动,需定期到阴凉通风处休息,并及时补充水和电解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