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老周原本是个不爱去医院的人,腰疼了十几年,习惯了。后来疼得站不起来,他开始每天吃止痛药,最开始是布洛芬,后来换成了更强的双氯芬酸钠。
他没觉得这药有啥不好,吃完就能缓解,一天干活也不耽误。但谁也没告诉他,这种止痛是“假象”,是靠牺牲身体其他部分换来的。
两年后,老周胃穿孔住院,医生问他吃了多久止痛药,他说,“不就是几颗药吗,能有啥事?”
这不是个案。
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发布的数据指出,我国每年因长期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导致的胃肠道严重并发症患者超过250万人,其中近10万人最终发生胃穿孔或胃出血。
问题的根源,不是药,而是人。很多人总以为“疼了就吃药,不疼就不用管”,这句话本身就是错误的开始。
疼痛,是身体在报警。
不是每次疼都该用药镇压,有时正是这种“镇压”破坏了身体的自我修复节奏。
止痛药之所以被广泛使用,不仅因为它们起效快,还因为大多数时候看起来“副作用不明显”。
但“看不见”的伤害,才是最难防的。
止痛药本身并不治疗疾病,它只是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缓解炎症和神经信号传递中的“痛感”。
前列腺素并不是坏东西,它在胃黏膜保护中起着关键作用。长期吃止痛药,相当于长期切断了身体对胃壁的保护机制。
胃酸分泌正常,但胃的防御却被人为关闭,穿孔就是迟早的事。
问题是,大多数人根本不认为止痛药会和胃病有关系。
还有不少人认为,吃点“胃药”就能抵消止痛药的副作用,这种想法根本站不住脚。
胃药也分种类,有的抑酸,有的保护黏膜,连医生都得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去搭配,更何况普通人乱吃一通,根本无法形成有效保护。
反过来看,真正把身体吃坏的人,恰恰是那些“忍着疼也要继续干”的人。
他们不肯休息,不愿就医,一味依赖止痛药撑着。这种“硬抗”不是坚强,而是对自己身体最大的背叛。
比疼痛更可怕的,是对疼痛的麻木。有个数据可能会让人震惊。
美国FDA曾对长期使用NSAIDs的患者进行追踪研究,结果显示,
连续使用超过90天的患者,胃穿孔风险上升8倍,肾损伤风险上升4倍,而其中超过60%的患者在用药前并无明显的消化系统症状。
这说明,药物伤害在悄无声息中累积,等到身体出问题,往往已经难以逆转。
这背后还隐藏一个更深的问题:人们对“痛”这个信号的误读。疼痛不只是症状,它常常是身体用来调整节奏的工具。
现代人习惯快节奏生活,把“停下来”视作浪费,结果为了保持效率,干脆用药物压制所有的不适。
但身体不会配合人的计划,它有自己的恢复节奏。
一旦这个节奏被药物打乱,所有系统都开始错乱。
更有意思的是,心理因素和止痛药滥用之间的关系,远远比人们想象中复杂。
研究发现,慢性疼痛患者中,超过35%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与睡眠障碍。而这些心理问题会降低疼痛阈值,让人更敏感于身体不适,形成恶性循环。
人越焦虑,就越容易疼;越疼,就越焦虑。这种状态下,止痛药就成了一种“逃避”的手段,逃避的不只是疼痛,还有现实本身。
一个不被大众重视的点是:很多人服用止痛药的场景,并不是为了对抗严重疾病,而是为了“保持工作状态”“不耽误约会”“不想去医院浪费时间”。
也就是说,他们用药的理由,是社交和时间管理,而非医学需要。
这才是真正的荒唐——把身体的信号当作干扰,把药当成掩盖现实的工具。
还要提到一个容易被忽视的趋势,就是止痛药的“非处方化”。药店里随手一买、说明书一看就能用。
没有医生指导,很多人连说明书都不完整阅读,更别说知道自己是否有胃溃疡、是否长期空腹、是否正在服用其他药物。
这些都可能和止痛药产生严重相互作用。
临床上已发现不少病例,是止痛药和抗抑郁药、抗凝药共同作用,导致严重的胃出血甚至死亡。
用药逻辑混乱,是现代生活病的写照。不少人把药当作工具箱里的一把螺丝刀,哪疼就拿出来拧一下。
却忘了,药是一种介入,是改变身体自然运行节奏的力量。不是每个疼痛都该立刻“处理”,也不是每种药都能随意服用。
对药的依赖,其实是一种系统性的懒惰。在身体的问题还不严重时,大多数人缺乏足够的警惕心。
只有在身体真正“出事”的时候,他们才意识到那句“早知道就……”的沉重。
但在医学上,时间是最宝贵的资源。越早觉察并调整行为,身体恢复的可能性就越大。
一旦过了那个“可逆点”,再高明的治疗手段也无法回头。
问题衍生:长期吃止痛药的人,为什么更容易陷入睡眠障碍?
答案并不简单。止痛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降低炎症带来的疼痛感,但前列腺素在调节睡眠节律中也起着作用。
特别是在深度睡眠阶段,前列腺素D2浓度升高,帮助维持睡眠连续性。长期抑制这种物质,会打乱脑内“昼夜节律”的平衡,让人睡不深、醒得早。
此外,止痛药还可能影响松果体的褪黑激素分泌,进一步削弱睡眠驱动力。
加上很多人本身就带着焦虑去吃药,越吃越焦虑,结果越睡越差。
解决这个问题,光靠安眠药没用,得从减少止痛药依赖做起。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1]李静,刘燕燕,金丽君.急症腹痛的诊断策略[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5,(05):439-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