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健康网 办公健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资讯 »

“挤痘痘”可能影响寿命!医生提醒:50岁后,保护皮肤4不要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

有位56岁的阿姨,前不久因为脸上起了个小脓包,照着镜子不顺眼,手一抬就挤了。

结果两天后整边脸肿得像馒头,眼睛都睁不开,送去医院急诊,医生诊断是 “面部危险三角感染”,差点扩散到颅内。

这听着像吓人的个案,其实每年都不少,特别是年过50的人,皮肤已经开始老化,一点点小破损,感染起来就容易一发不可收拾。

挤痘这事啊,不是年轻人的专利,很多上了年纪的人也控制不住自己手,看到脸上、鼻子边上或者下巴上有个小白头、小脓点,就忍不住要动手。

尤其是那种长在鼻梁两侧的,看着像是“黑头”其实是毛囊堵塞,一旦挤破,细菌从破口进去,轻的红肿热痛,重的化脓、蜂窝组织炎,甚至可能进入血管,通过静脉回流到颅内。

这块叫“面部危险三角”, 从鼻梁、两边鼻翼到上嘴唇连成一个倒三角,里面血管和颅内相通,真不是随口说说的危。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有个病例,63岁的老头也是挤了鼻梁上的一个粉刺,结果5天后高烧不退,眼球突起,送到医院直接进了ICU, 颅内感染,引发脑膜炎。

医生说他如果晚来两小时,就可能呼吸衰竭。大家都以为皮肤是最外层的,其实它连着的不只是神经和血管,还有免疫屏障。

一旦破口在不对的地方,感染的入口就打开了。

尤其是上了年纪的皮肤,屏障功能大不如前,干燥、角质变薄、皮脂分泌减少,根本挡不住细菌入侵。

说到这,必须得提皮肤的老化这事。50岁之后,皮肤开始进入“结构性塌陷”期,不只是皱纹变多,而是从真皮层到表皮都在变薄。

胶原蛋白合成速率减缓,弹性纤维出现断裂,血管数量亦有所减少。

有人用显微镜拍过,30岁皮肤像“海绵”,而60岁的像“干树皮”,弹性完全不一样。这样的皮肤一旦受伤,愈合慢,感染风险高。

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做过一项追踪,发现50岁以上的人,在皮肤创口发生细菌感染的几率是30岁以下的3.2倍, 特别是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患者,这个风险翻倍。

也就是说,年纪越大,皮肤越“脆”,处理方式还像年轻人那样随便一挤一抠,出事的可能性就大了。

除了挤痘之外,还有三个习惯,也是50岁后保护皮肤的雷区,但很多人都没在意。

一个是热水洗脸,特别是冬天。一盆开水烫得冒热气,洗完觉得干净,其实这对皮肤简直是“毁灭性打击”。

热水把皮脂膜一冲就没了,皮肤一下子就暴露在干燥空气中,角质层失去保护屏障,容易裂口,长时间这样,脸上容易出现 红血丝、瘙痒、脱皮,甚至发展成脂溢性皮炎。

而且,用热水洗脸会致使血管扩张,皮肤的局部免疫屏障瞬间降低。

不少人洗完脸后有刺痛、发红之感,实则是皮肤在发出警报。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曾做过实验,热水洗脸(42℃以上)五分钟后, 皮肤水分丢失率提高了46%,表皮层神经末梢兴奋度提升了近35%。

这些变化短时间内看不出问题,但每天反复,皮肤自然就变得越来越敏感、易受伤。

再一个危险动作就是反复搓洗或用毛巾用力擦脸。不少老人觉得洗脸要洗干净,用毛巾搓、用手抓,觉得那样才把“脏东西”洗掉了。

可皮肤最表面那层角质,本来就是天然防护膜,每天都更新一次,硬搓一下就全擦掉了,还把皮肤的菌群生态也搅乱了。

很多慢性湿疹、面部红斑、毛囊角化,其实都是这样“洗”出来的。

美国斯坦福大学2019年的一项皮肤微生态研究显示,皮肤健康人群和长期搓脸人群之间,表皮链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的比例差异高达4倍,这种微生态失衡直接影响免疫功能。

再一个就是擦香皂洗脸或者用碱性洗面奶。

50岁以后,皮肤的pH值会逐渐从中性向弱碱性偏移,酸性保护膜的功能下降。如果再用碱性强的清洁产品,那就等于给细菌和真菌开绿灯。

本来中性环境下皮肤能自己调节菌群、锁水、防感染,但碱性一重,脂质屏障就崩了,皮肤像被挖了壕沟,啥都能进来。

南京鼓楼医院一项皮肤科门诊数据分析显示,50岁以上皮肤屏障受损患者中,有接近60%的人日常使用碱性洗涤产品或肥皂水清洁。

那有的人会说,不就是洗个脸、抠个痘,又不是什么大病,至于上升到“影响寿命”吗?

还真别小看。有项2017年哈佛医学院发表在《JAMA》上的研究指出,老年人皮肤感染引发的败血症,死亡率高达27.5%。

这不是随口吓唬人,皮肤虽然在最外层,但它的问题常常是内里问题的反映。

特别是当皮肤破损成为细菌入侵的门户,年纪大、免疫力低的老人很难抵挡。

常见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一旦侵入血液,短短数小时内便可能扩散至 心脏、肺部、肾脏等器官。

更别说那些本身有基础病的人了,比如糖尿病患者,皮肤小伤口可能几周都不愈合,稍微处理不当,就会坏死甚至截肢。

有案例显示,一位58岁的糖尿病男性,在家中脚后跟磨破一点皮,没注意,感染扩散到小腿,最后截肢保命。这和“一个小破口”直接相关。

再往深处说,皮肤不只是个包裹身体的袋子,它还是最大的免疫器官,占据了全身免疫功能的将近20%。

角质层、皮脂腺、汗腺、常驻菌群,全都参与了这个复杂的免疫防线。

年纪一大,这个系统本来就开始走下坡路,要是再用力过猛、护肤方式错了,那这道防线就跟筛子一样,哪里都能漏。

身体里各种慢性炎症,包括心血管疾病、阿尔茨海默、癌症,越来越多研究开始关注皮肤微环境和慢性炎症的关系。

所以说,挤痘、搓脸、用热水这些表面的小动作,背后连着的是免疫平衡、菌群生态、微循环乃至全身代谢。

而人到五十岁后,这些系统已经不如年轻时那样“耐折腾”,真不是靠“习惯用”的方法就能搞得定的。

保护皮肤,不是为了脸好看,而是为身体留一道防线。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1]痘痘为什么不能挤[J].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2023,(02):61.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办公健康网 » “挤痘痘”可能影响寿命!医生提醒:50岁后,保护皮肤4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