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说的没错。基督教在中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当时被称为景教,是一种聂斯脱利派的基督教。根据历史记载,公元635年,唐太宗李世民派遣宰相房玄龄到长安西郊迎接来自叙利亚的聂斯脱利派传教士阿罗本,并允许其在中国传教。阿罗本将圣经翻译成中文,并在长安建立了大秦寺(今陕西西安),这是基督教第一次正式传入中国。然而,这一时期基督教的影响范围有限,主要限于长安及其周边地区。
到了元代,随着蒙古帝国对东西方交流的促进,基督教再次传入中国。当时被称为也里可温教,包括了聂斯脱利派和天主教的多明我会等。元朝统治者对各种宗教持宽容态度,使得基督教得以在中国传播和发展。据史料记载,元朝时期在中国建立的基督教教堂有30多座,信徒人数达到了三万多人。但是,当元朝灭亡后,由于明朝初期实行严格的宗教政策,禁止外国传教士在中国传教,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一度陷入沉寂。
直到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随着欧洲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来华,基督教才在中国重新兴起。这些传教士如利玛窦等人不仅带来了新的宗教思想,还引入了西方科学知识,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基督教在唐元时期传入中国元亡后沉寂复苏历程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办公健康网 »
基督教在唐元时期传入中国元亡后沉寂复苏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