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健康网 办公健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资讯 »

首发梧桐计划!成都这一医药创新大热门又现重要法宝

越来越多的产业目光,正聚焦在四川成都这一生物医药高地。

  • 2024年9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文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内容提到,引导资金、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东部向中西部、从中心城市向腹地有序转移。 而四川省成都市作为中国西部医药健康高地,备受关注。

  • 2024年10月, 为深入推进成都生物医药产业建圈强链,加快形成创新药、高端医疗器械领域新质生产力,成都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布《成都市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征求意见稿)》,表示成都市将大力支持创新药、改良型新药、第二类和第三类医疗器械的研发,单个企业每年最高奖励可达1亿元。

  • 2024年11月, 四川省推进创新医疗器械融合应用试点实施方案。《方案》围绕临床需求,提升医疗器械的性能水平,构建“研发设计-临床评估-试点应用-迭代升级-辐射推广”全链条,促进医疗器械创新发展。

  • 2025年3月,成都高新区印发 《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医药健康产业建圈强链发展政策(修订)》(成高管发〔2025〕2号)。

毫无疑问,随着一系列积极政策信号陆续释放,成都这股药械产业势能正强势崛起, 展现出战略腹地的多重优势。

系列举措可以看到,从当地政策支持与规划引导,到创新平台建设与科研实力得到全球产业界认可,再到整个产业集聚效应和产业链的协同发展,成都这一生物医药增长极,正以“政策-技术-资本-数据”四轮驱动,打造中国西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范式。

而今,它再次发力。5月13日,以“智汇药械·共创未来”为主题的医药健康产业合作恳谈会在北京举行。本次会议 以四川省支持创新药械落地政策解读及成都高新区建圈强链政策发布为主要抓手,汇聚行业龙头、资本机构及行业协会,搭建开放、高效、务实的产融对接平台,全面提升四川省及成都高新区的行业吸引力,助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本次活动集聚了科兴生物、波士顿科学、中仪医疗、默沙东、飞利浦、中金资本、君联资本、智路资本等70余家行业龙头、资本机构及行业协会,共谋医药产业发展新路径。

现场,为更好地服务医药健康企业来川投资,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四川省经济合作局、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四川省药品监督管理局以及成都市卫生健康委、成都高新区相关部门向与会企业详细介绍了四川省、成都市及成都高新区在支持创新药械推广应用以及推动医疗卫生领域设备更新、支持药械创新发展、投资机遇等产业发展关键环节的政策及举措。

期间,又释放了哪些积极信号?成都如何进一步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01

首发医药健康产业“梧桐计划”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成都高新区,正加速成为优秀药械企业来川投资的首选地。

会上, 作为成都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主阵地,成都高新区抛出了橄榄枝,一则属于医药健康产业的“梧桐计划”正式发布,意在提升医药健康产业专业服务体系,推动形成园区服务新范式。

据介绍, 这是全国首个生物医药产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清单,该清单构建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9大类专业服务体系,涵盖47个服务方向、99项细分服务,打通了从新药新器械研发到审批、生产,直至产品出海的诸多关键节点。

简而言之,成都高新区作为四川省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的试点区域,围绕生物企业主要做了三件事: 前端帮企业找资金,推出基金和优惠贷款产品; 中端帮企业建平台,包括公共技术平台和服务平台; 后端帮企业找市场,出台了支持创新药械入院政策。

这将是一场带有深远影响的战略硕果。在E药经理人看来,就模式创新层面而言,“服务型政府”的构建绝非简单的职能转变,而是对全球产业竞争规则的深刻回应。当传统要素红利消减,成都高新区以全周期服务加持,恰与世界银行新营商环境评估体系形成共振,这种将“制度性交易成本”转化为“服务性制度红利”的实践,为中国开发区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创新样本。其通过生物医药产业试验田形成的“服务标准输出”,正在重新定义区域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实际上,成都高新区一直致力于构建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生态,持续开展“立园满园”行动,打造专业化特色园区,系统构建专业服务体系,加快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生物医药产业格局。

针对“梧桐计划”具体服务来看,其9大类专业服务体系覆盖项目服务、人才服务、平台服务、金融服务、市场拓展、供应链服务、政务服务、知识产权服务、政策服务。

比如在项目服务中,采取主动服务、定点服务、提前服务,推动医疗生物创新教育。人才服务则涵盖11个方向,12 项专业细分服务,为企业提供人才安居资格认定、人才招聘等服务。此外,在天府国际生物城打造了国内一流的现代产教融合基地,签约入驻了成都中医药大学、成都医学院等高校。再看在产业基金生态资源方面,联合君联资本、中金资本、华润医药、成都先导等头部企业,形成中西部规模最大的生物医药产业基金集群。上市辅导方面,推动上市后备企业与中金、中信、建投等知名券商合作,培育上市后备生物医药企业。除此之外,就市场拓展而言,包含5个方面的系列活动,促进企业与机构负责人面对面沟通交流,介绍创新药械品种的临床价值……

从“梧桐计划”的99项专业细分服务体系,到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的具体实践;从前端资金支持、中端平台搭建到后端市场拓展的全链条服务, 不难看出,成都高新区在生物医药产业的“服务招商”赛道上,已做好全方位布局与充足准备,以专业、高效、创新的服务矩阵,全力打造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优质生态。

会场上,成都高新区生物产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计划通过精准对接研发孵化、临床转化、生产制造等关键环节需求,为医药健康企业提供低风险、高效率的创新土壤。未来还将持续深化、拓展“梧桐计划”服务体系和服务内容,持续提升服务品质,打造医药健康专业服务领域的高新品牌,同时也期待越来越多优秀药械企业来区考察,携手共创新发展。

02

加速打造国家生物医药产业版图关键增长极

这更是一场在政策赋能下,从“顶层设计”到“精准落地”的有效试验。

随着近两年,国家及地方针对生物医药产业释放的一系列积极政策信号,包括国家推动产业转移政策,成都及高新区在生物医药研发、应用、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政策文件发布,无不展现政策环境对产业发展的支持。

一切迹象显示,战略定位独特的四川,正成为医药健康产业投资热土。

其一, 在市场潜力层面,四川稳坐我国西部医疗资源服务供给头把交椅。全省拥有 7.47 万个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机构数量与诊疗人次同比增长 13.51%。庞大的医疗服务体系有力带动药品销售,销售额高达752.16亿元。同时,四川构建起集安全性评价、研究、临床试验于一体的全链条医药健康产业创新研发服务能力,坐拥国际领先的资源库,以及全国首个生物治疗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其二, 在产业承载方面,成都高新区及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等一批专业化优质承载地获批建设,其完善的基础设施与公共配套,为生物医药、医疗器械、中医药、原料药等细分领域项目的落地投产提供了坚实保障。

其三,从创新型生物医药企业集聚情况来看, 四川汇聚了汇宇制药、苑东生物、康诺亚、三叶草生物、欧林生物、倍特药业等多家知名医药器械企业的总部与生产基地。

而作为西部生物医药产业高地, 成都高新区自三年前首推“建圈强链”政策以来,累计支持超360个项目。面对医药行业“投入大、风险高、国际化竞争加剧”等新挑战,高新区以“全国统一大市场”为导向,对政策进行系统性修订,形成覆盖研发、生产、流通、支付的全链条支持体系。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其中对重大项目最高按项目投资的30%给予支持,处于全国第一梯队;对创新药研发最高按研发费用的50%给予单品种最高1亿元支持,支持力度全国领先。

毫无疑问,作为全国首批国家级高新区、西部首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成都高新区是四川省、成都市发展新质生产力、特别是发展医药健康产业的核心承载地。

一组数据可见其发展潜力:成都高新区在全国178个国家级高新区序列中长期位列第一梯队;202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490.3亿元,位居西南地区第一;在最新的全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综合竞争力排名中位列第3位。另外其高新技术保税区进出口总额超过了5400亿元,居全国第一。

落到医药健康产业, 2024年成都高新区医药健康产业的规模突破了1600亿元,占四川省的比重大约为25%;聚集医药健康企业3000余家,其中医疗器械产业链企业超800家,培育医药健康上市公司10家。良好的产业生态基础吸引到GE医疗、阿斯利康、美敦力等多家世界500强医药健康企业相继落户,纷纷在高新区布局创新中心、区域总部以及产业化基地等项目。

与此同时, 成都高新区医药健康产业生态建设近年来也获得不少积极成效。比如获批全国首个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成果转移转化试点示范基地,拥有全国首个卫生健康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平台、西南首个国产设备仪器验评示范基地,建成投运中西部规模能级最大的冷冻电镜平台,正式投运全国唯一的国家精准医学产业创新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建成从研发孵化到CDMO生产服务的创新药和医疗器械研发全技术链平台。

最后,在交流环节,国家、省、市、区与会部门就企业代表们关注的产业、人才、营商环境等问题进行逐一解答;与会企业代表围绕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产业发展、城市推广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

对于成都高新区的下一步具体打法,外界也较为关切。

会上透露,下一步, 成都高新区将以本次活动达成的合作意向为切入,全面深化“立园满园”专项行动战略部署,系统构建“资本赋能链主 引领场景驱动 生态共建”的立体化招商体系,通过实施龙头企业倍增计划精准突破关键环节,开展产业链补缺行动强化协同配套,布局创新生态优化工程夯实发展根基,全方位推动区域医药健康产业集群向高端化、智能化、国际化跃升。

可以预见,在政企协同发力、多方资源汇聚之下,成都高新区医药健康产业正蓄势待发,向着更高质量、更具竞争力的方向稳步前行。

一审| 黄佳

二审| 李芳晨

三审| 李静芝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办公健康网 » 首发梧桐计划!成都这一医药创新大热门又现重要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