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是第十一个全民营养周。全民营养周活动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的重要举措,目的在于提高全民营养意识,提倡健康生活方式。2025年活动主题是“吃动平衡 健康体重 全民行动”。
灵石仁康医院致力于老百姓身体健康,专家建议尤其关注以下四个方面:
1、三减一添一加:
减油:多选用蒸、煮、炖、水油混合炒等健康烹调方式,少摄入油炸食品和含反式脂肪酸含量的食物;
减盐,可使用小盐勺、通过其他调料替代盐;
减糖,减少食用含糖类零食,如糕点、冰淇淋等,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
添豆,可通过摄入豆浆约300克、北豆腐约60克、南豆腐约110克、豆腐干约45克等满足每日20克大豆摄入;
加奶,液态奶、酸奶、奶粉、奶酪等,均是优质蛋白质和钙质来源。
2、食物多样:每天至少吃够12种食物,每周达到25种。
3、坚持运动:每周坚持15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运动。
4、早餐建议:《中国居民早餐营养健康模式》提出,早餐食物量应占全天食物总量的25-30%,能量供给应与中晚餐相似;早餐既要快捷方便,也要保证食物的多样性,做到营养均衡、充足和全面;多选高营养密度的食物;少选油炸、腌制类食品及糕点等高油、高盐、高糖食品。
同时针对日常饮食和生活给出如下建议:
1、食物搭配:每天的膳食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畜禽鱼蛋奶类、大豆坚果类等食物。平均每天至少摄入12种食物,每周25种以上。每天摄入谷薯类食物250-400g,其中全谷物和杂豆类50-150g,薯类50-100g。
2、吃动平衡:各年龄段人群都应天天进行身体活动,保持健康体重。坚持日常身体活动,每周至少进行5天中等强度身体活动,累计150分钟以上;主动身体活动最好每天6000步。鼓励适当进行高强度有氧运动,加强抗阻运动,每周2-3天。减少久坐时间,每小时起来动一动。
3、多吃蔬果、奶类、全谷、大豆:餐餐有蔬菜,保证每天摄入300-500g蔬菜,深色蔬菜应占1/2。天天吃水果,保证每天摄入200-350g的新鲜水果,果汁不能代替鲜果。吃各种各样的奶制品,摄入量相当于每天300ml以上液态奶。经常吃全谷物、大豆制品,适量吃坚果。
4、适量吃鱼、禽、蛋、瘦肉:鱼、禽、蛋类和瘦肉摄入要适量,平均每天120-200g。少吃深加工肉制品。鸡蛋营养丰富,吃鸡蛋不弃蛋黄。优先选择鱼,少吃肥肉、烟熏和腌制肉制品。
5、少盐少油,控糖限酒:培养清淡饮食习惯,少吃高盐和油炸食品。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每天不超过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反式脂肪酸每天摄入量不超过2g。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儿童青少年、孕妇、乳母以及慢性病患者不应饮酒。成年人如饮酒,一天饮用的酒精量不超过15g。
6、规律进餐,足量饮水:合理安排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不漏餐,每天吃早餐。在温和气候条件下,低身体活动水平成年男性每天喝水1700ml,成年女性每天喝水1500ml。
7、会烹会选,会看标签:在生命的各个阶段都应做好健康膳食规划。认识食物,选择新鲜的、营养素密度高的食物。学习烹饪、传承传统饮食,享受食物天然美味。在外就餐,不忘适量与平衡。
8、公筷分餐,杜绝浪费:使用公筷、采取分餐,避免食物浪费。
来源:灵石仁康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