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健康网 办公健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资讯 »

西红柿再次成为关注对象!医生再三强调:吃番茄时,要多注意这5点

红彤彤的番茄,酸甜开胃,既能当水果又能入菜,可您要是吃不对,反而可能给身体“添堵”。最近不少医生都在提醒:番茄虽好,但吃法有讲究。今天菜菜就和大家聊聊,这小小的西红柿里藏着哪些养生门道,又有哪些“雷区”千万不能踩!

一、西红柿的“养生底牌”

西红柿在中医眼里可是个“全能选手”。《陆川本草》里说它“生津止渴,健胃消食”,现代营养学也发现,它富含番茄红素、维生素C和钾,堪称“血管清道夫”。特别是熟透的番茄,番茄红素含量比生的高3倍,对抗氧化、保护心脏都有好处。夏天吃它,解暑又开胃;冬天炖汤,暖身还补气,真是四季皆宜的“平民补品”。

二、吃番茄的5个“不要”

1. 不要空腹吃青番茄

没熟透的青番茄含龙葵碱,这东西对肠胃刺激大,空腹吃可能恶心反酸。

中医讲“胃喜润恶燥”,本来早上胃气弱,再被酸性一激,容易伤胃阳。等番茄红透了再吃,或者炒熟了吃更稳妥。

2. 不要和寒凉食物混着吃

番茄本身性微寒,要是配着黄瓜、螃蟹这些寒性食物一起吃,脾胃虚的人可就遭殃了,容易腹泻腹痛。

老祖宗讲究“食物相宜”,寒热搭配要平衡,比如番茄炖牛腩,牛肉的温性就能中和番茄的寒,补而不腻。

3. 不要高温爆炒太久

番茄红素怕高温久煮,油炸超过15分钟,营养能流失一半!

中医认为“过火伤阴”,高温破坏的不只是维生素,还有食物本身的“生发之气”。快炒或者隔水蒸,保留营养的同时还能护住番茄的“鲜气”。

4. 不要扔掉番茄籽和皮

很多人嫌弃番茄籽硌牙、皮难消化,其实籽里的黄酮类物质能护血管,皮里的膳食纤维促进肠道蠕动。

中医常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但有些食物的精华恰恰在“粗糙”的部分。牙口不好的朋友可以打成果汁,连籽带皮一起喝。

5. 不要过量吃番茄制品

番茄酱、番茄沙司这些加工品,含糖含盐高,吃多了反而增加血糖负担。

《饮膳正要》里提醒“五味调和,不可偏胜”,再好的东西过了量,都会变成身体的负担。每天吃1-2个新鲜番茄最合适,酸甜滋味刚刚好。

温馨提示:脾胃虚寒的朋友可以加点姜片煮番茄汤,既能去寒又提鲜哦!

结束语:

您瞧,这小小的西红柿,吃对了是宝,吃错了可就成了“隐形炸弹”。下次再买番茄,记得挑红透的、搭配温性食材、保留籽皮,避开这些“坑”,才能让它真正为健康加分!

如果觉得有用,不妨转发给身边爱啃番茄的老伙计们,大家一起吃出好身体~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办公健康网 » 西红柿再次成为关注对象!医生再三强调:吃番茄时,要多注意这5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