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锡良老先生艾灸医案中,记录了这么一件事:
老张,山西侯马人,61岁的退休工人,原本身体硬朗的他,因为家里闹心事儿憋屈了一年多。这段时间他像变了个人:整天耷拉着脑袋叹气,吃不下饭,脾气一点就着,晚上在床上翻来覆去最多睡三四个小时。短短几个月人就瘦了十来斤,中药调理也不见起色。
2008年9月,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开始艾灸治疗。我在他膝盖下方的"足三里"穴位施灸(采用直接灸法,即麦粒灸),每天用艾绒烧灼9-11次。没想到才几天,他就感觉胸口没那么闷了,只是睡眠还不太踏实。当即调整方案,把每次艾灸次数加到30次。坚持治疗十几天后,老张的饭量回来了,晚上能踏实睡够觉,脸上也有了笑模样。
现在的老张成了“养生达人",每月雷打不动给自己灸8-10次足三里。这个坚持带来了惊喜回报:曾经每年必犯的感冒腹泻彻底消失了,就算着凉流鼻涕,一两天就能自愈。
用他的话说:"现在吃嘛嘛香,干活有使不完的劲儿,这小火苗(艾灸)可比吃药管用多了!"
摘自《谢锡亮灸法医案》(文字有改动)作者/谢锡亮。
什么是麦粒灸?
麦粒灸,就是用两手指把艾绒搓成长条状,两头细中间粗(米粒或麦粒大小,视病症或承受能力而定,有的做成小线条大小),再一分为二,便成了小锥体形,底部在指甲上按平整,然后放在足三里穴位上,当然不仅仅限于足三里,只要敢尝试,很多穴位都可以。
对于艾绒,要求要比艾条里的要求高,但并非金黄色,而是很传统的土黄色艾绒,虽然颜色土黄,但是用手一捏,并不会觉得有什么杂质,而且有一种醇厚的艾草香,金艾绒假的太多,而且不够劲儿,药物流失太严重。
点燃一支线香,点燃刚放上去艾绒的顶端,随着热力到达底部,那种灼痛感也随之而来,如针刺一般,可以用手在穴位周围用手安抚着以减少疼痛。
附:麦粒灸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