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孩子的大脑,都如同精密运转的宇宙,承载着一个家庭的无限希望与憧憬。作为人体的控制中心,大脑的每一次神经突触的生长、每一次思维火花的迸发,都关乎着孩子未来的成长与发展。然而,当 “脑发育不全” 这个隐形的 “敌人” 悄然入侵,孩子的成长之路便会蒙上一层雾霾。脑发育不全并非单一的病症,它像一张错综复杂的大网,一旦笼罩孩子,会影响身体的各个方面,涉及运动、语言、认知等多个领域,让无数家庭陷入焦虑与担忧之中。
01
当孩子出现哪些情况时,我们需要警惕脑发育不全呢?
1、不符合正常发育规律
出生后1~3个月内异常安静、少哭或多动、多哭,4个月对母亲无反应,6个月不会笑,12个月不会坐,18个月不会走路和说话。
2、功能障碍
语言发育明显落后于同龄儿,常伴有运动、视力、听力多方面障碍,如运动能力差、手脚不灵活、眼睛不能正常直视等症状,严重的还会出现双手不能抓握,不能正常咀嚼和吞咽。
3、面容呆滞反应迟钝
患儿常表现出张口、伸舌、流涎、磨牙,出现无意识的表情和动作,双眼无神,不能有意识地注视,注意力不集中,对周围事物反应差。
4、哭声异常
正常宝宝哭声是响亮的,如果宝宝脑部发育不良,能够明显感觉到哭声异常,音量会小很多,常出现毫无缘由的持续哭闹。
5、肌肉松弛
孩子出现肌肉松弛症状,全身松软无力,不能抬头或者转身,容易受外界惊吓,受惊吓后的身体反应非常怪异。
6、无法吸吮
婴儿在出生后应有吸吮反射,如果缺失,可能是脑发育不全的迹象,把手指,奶嘴等放到宝宝嘴里的时候,宝宝就会自动的吮吸起来,被称为吸吮反射。这个反射可以保证孩子能够及时的进食,维持身体的影响。一般在宝宝出生3-4个月之后就会消失,慢慢宝宝就会主动进食代替这种被动进食的方式。
7、拒绝拥抱
正常的婴儿对母亲的拥抱十分依赖,但脑部发育不良的宝宝经常抗拒父母拥抱,对拥抱出现紧张性的颈反射,常伴有手握拳、上肢内收等表现。
8、姿势障碍
姿势障碍是脑部发育不良的典型特征,孩子常出现身体某些部位肌张力过高,运动或静止时姿势怪异别扭,左右不对称,头部偏向一侧,手脚蜷缩等症状。
数据表明,脑发育不良在导致儿童残废的原因中占比最高。脑发育不良如果不及时医治,一旦导致脑组织严重损害,后续的治疗和康复非常困难,所以,脑发育不良的早期预防工作极为重要。如果孩子出现上述的一种或多种症状,一定要及时检查,不应存有侥幸心理,一旦错过最佳干预时期,输的将是孩子的一生。
02
科学干预,重塑大脑无限可能
近日暨南大学附属深圳华侨医院脑科中心收入一名言语障碍和认知落后6年的患儿小玥(化名),小玥出生1个月时被诊断为“视神经病变”在当地医院进行康复,1岁多时仍不会喊“爸爸、妈妈”,3岁才会坐,5岁才能行走,至今6岁仍无自主语言,唤之不应,无眼神对视,面部缺少表情,有需求时靠哭闹表达,易激惹,偶有自伤行为,多动,不能安坐,注意力不集中,对指令无法理解,逻辑思维差,大运动及精细运动差,生活不能自理。为了小玥的健康和未来,家属特意带小玥来到我院脑科中心就诊!
结合小玥的实际情况,经探讨,我院脑科中心专家团决定为小玥定制个性化的手术和康复一体化治疗!
术后家属表示小玥开始会应答了,喊她名字知道有回应了,也会提要求了,想要和不要会开始表达了,最激动的是小玥会开始叫爷爷了,这是6年来小玥的第一声爷爷!
这些看似小小的变化,却让小玥家属看到了新的曙光和希望,同时也表示以后会加强与小玥的互动与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