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健康网 办公健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资讯 »

株洲看鼻子:鼻炎按摩常用面部穴位(二)

1、口髎穴 “禾”意粮也,“髎”指空穴,平水沟穴。取穴部位:在面部,横平人中沟上 1/3 与下 2/3 交点,鼻孔外缘直下。

按摩方法:两手示指指腹以环状运动方式进行按摩。每次3~5分钟,每日2次或3次。

适用于:各型鼻炎及鼻鼻窦炎所致的鼻塞、鼻痒、嗅觉减退诸症,以及鼻衄、口眼喝斜、口噤不开。

2、承浆穴 “承”即承接,“浆”指口涎。该穴居下唇下正中凹陷处,可承接口涎,故名。

取六部位:位于下唇,当颏唇沟的正中凹陷处。为交会穴之一,系足阳明、任脉之会。

按摩方法:以示指指腹垂直按揉本穴,每次2~3分钟每日2次或3次。

适用于:口眼喝斜,面肿,龈肿齿痛,齿衄,流涎,口舌牛疮,各型鼻炎及鼻鼻窦炎所致的鼻塞、鼻痒、嗅觉减退诸症。

3、水沟穴 比喻此穴位处犹如引流水液之沟渠,故名是穴,取穴部位:位居上唇,于人中沟的上1/3 与中 1/3 交点处。为交会穴之一,系督脉与手、足阳明之会。

按摩方法:示指弯曲,用指尖按揉穴位,两只手先左后右,每次各揉按1~3分钟,每日2次或3次。

适用于:昏迷、晕厥、癫狂、痫证、慢惊风、牙关紧闭、中易、角弓反张、癔症、胜躁等,各型鼻炎及鼻鼻窦炎所致之具

家、鼻痒、嗅觉减退诸症,以及口眼喁斜之症。

4、印堂穴 人体腧穴之一,位于额部,在两眉头的中间。古代称额部两眉头之问为“阙”,星相家称印堂,因穴位干此处,故名。经外奇穴。

取穴部位:位于额部,居两眉头端之间。

按摩方法:以两手示指指腹端按压本穴,做环状按揉

适用于:各型鼻炎及鼻鼻窦炎所致之鼻塞、鼻痒、嗅觉减退诸症,以及头痛、眩晕、鼻衄、眉棱骨痛、目痛等。

株洲神农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办公健康网 » 株洲看鼻子:鼻炎按摩常用面部穴位(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