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健康网 办公健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资讯 »

世界男性健康日 | 干细胞技术推动男性健康主动管理

一、现状剖析:男性健康管理的核心挑战

2025年世界男性健康日以“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促进男性主动健康”为主题,直指当前男性健康领域的突出矛盾:

  • 就诊率低下:男性对勃起功能障碍(ED)、激素水平下降、前列腺疾病等私密问题普遍存在“病耻感”,导致早期干预机会流失。
  • 健康观念滞后:传统“被动应对”模式占主导,缺乏对衰老过程的系统性干预策略。
  • 疾病负担加重:全球ED患者预计突破3.22亿,前列腺疾病、不育症等发病率持续上升,且呈现年轻化趋势(40岁以下ED患者占比达25%)。

核心观点:男性健康管理需从“症状治疗”转向“全程主动调控”,而干细胞技术正为此提供关键技术支持。

二、干细胞技术:机制与优势

①. 生物学基础:人体的“再生修复系统”

干细胞作为未充分分化的原始细胞,具备两大核心能力:

  • 自我更新:持续复制保持细胞库稳定;
  • 多向分化:在特定微环境中分化为神经、血管、肌肉等功能细胞,修复受损组织。

②. 技术优势:超越传统治疗的局限

  • 源头修复:直接靶向组织损伤根源,而非仅缓解症状;
  • 主动调节:通过旁分泌作用改善局部微环境,促进血管新生与神经再生;
  • 长效性与安全性:避免药物依赖及手术风险,尤其适用于难治性疾病。

一项发表在Nature Communciation上,题为“Nestin-dependent mitochondria-ER contacts define stem Leydig cell differentiation to attenuate male reproductive ageing”的研究,提出了一种针对睾丸间质干细胞(Stem leyding cells,SLCs)分化治疗与年龄相关的生殖系统疾病的疗法。

三、临床应用突破:三大重点领域

1). 勃起功能障碍(ED):从血管扩张到结构重建
  • 机制:干细胞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与神经细胞,修复海绵体损伤,恢复血流动力学功能。

勃起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

  • 临床进展
  • 2016年,美国研究者Jason A. Levy团队在《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steopathic Association》发表研究,对8例勃起功能障碍患者实施胎盘间充质干细胞(PM-MSC)海绵体注射。治疗后分别在6周、3个月及6个月进行随访评估效果。

  • 治疗后6周至6个月,患者PSV显著提升,EDV、阴茎尺寸及IIEF-5评分无显著变化。另有3例既往口服药无效的患者分别在6周及3个月时恢复自主勃起功能。
  • 研究结果显示,38%的患者勃起障碍完全恢复正常,这在以前,神经元损伤导致的ED被认为是无法医治的。
  • 中国首款干细胞治疗糖尿病性ED产品获临床试验默示许可,标志技术进入临床转化阶段。
  • 丹麦研究显示,38%的严重ED患者经干细胞治疗后恢复自然勃起功能;
2). 雄激素减退:重启睾酮分泌的“源泉”
  • 机制:中山大学团队发现,衰老导致睾丸微环境硬度增加,通过Piezo1蛋白通路抑制间质干细胞功能。

2025 年 9 月,中山大学团队在《Cell Reports》发文,揭示衰老致睾酮下降新机制:睾丸环境细胞外基质变硬,激活 Piezo1 蛋白,引发干细胞线粒体功能障碍,破坏间质干细胞稳态。研究还提出方案,体外低硬度基质预处理干细胞或可恢复老年男性睾酮水平。

  • 干预策略:低硬度基质预处理干细胞,恢复其分化能力,提升内源性睾酮水平。
3). 前列腺疾病:从组织缩减到免疫调节
  • 机制:干细胞通过抗炎与免疫调节作用,缓解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下尿路症状。

前列腺增生的生理结构改变示意图

  • 研究突破:中国科学院团队鉴定前列腺“中间态细胞”(Basal-B细胞),揭示其与炎症性增生的关联,为干细胞靶向治疗提供新靶点。

延伸应用:生殖健康与遗传风险防控

  • 不育症治疗:间充质干细胞修复化疗或毒素所致的睾丸损伤,临床试验显示22.5%非梗阻性无精症患者恢复生精功能;

  • 遗传风险预警:2025年《自然》研究指出,男性精原干细胞突变随年龄累积,提示高龄父亲需提前规划生育策略。

2025 年 10 月《自然》研究:男性精原干细胞 “自私” 突变随龄增,高龄父传更多致病突变,提示男性也需早规划生育。

四、主动健康管理实践路径

分级防控体系

20+岁:关注前列腺炎、早泄等早期问题

30+岁:重视生育能力保护,应对不育症

40+岁:预防勃起功能障碍,做好健康筛查

50+岁:应对雄激素减退,关注更年期症状

60+岁:防范前列腺增生,定期进行PSA检测

70+岁:警惕前列腺癌,建立长期健康档案

1). 三级预防体系

  • 一级预防(健康人群)
  • 控制体重、规律运动(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活动);
  • 膳食优化(增加番茄红素、坚果摄入,减少红肉比例)。
  • 二级预防(高危人群)
  • 定期筛查(PSA检测、泌尿系彩超);
  • 自我监测(排尿习惯、勃起功能变化)。
  • 三级预防(患者群体)
  • 整合干细胞疗法与传统治疗,构建个性化干预方案。

2). 误区修正与科学就医

  • 误区1:“排尿困难是自然衰老” → 实则需警惕膀胱功能损害;
  • 误区2:“ED属于隐私问题” → 实为心血管疾病早期信号;
  • 误区3:“体检正常即无忧” → 需动态关注症状变化。

五、未来展望

干细胞技术正重塑男性健康管理范式:

  • 技术迭代:基因编辑与组织工程结合,提升修复精准度;
  • 政策支持:中国CDE加速干细胞产品审评,推动临床转化;
  • 理念普及:通过健康教育和早筛,实现“预防前置、精准干预”。

结语

男性健康主动管理不仅是医学问题,更是社会议题。干细胞技术作为再生医学的核心工具,为男性跨越“难言之隐”提供了科学路径。唯有将健康主权握于手中,方能实现个体活力与家庭幸福的共同守护。

END

【声明】本平台所发布的内容仅用于科普干细胞相关知识,分享行业最新动态,不能替代专业医疗建议。本文部分素材整理自网络,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处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办公健康网 » 世界男性健康日 | 干细胞技术推动男性健康主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