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健康网 办公健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资讯 »

原创 医生提醒:只要转氨酶没超过这个值,不用忌口,该吃吃该喝喝!

“转氨酶”这个词听着吓人,很多人一看到数值稍微高点,立马脑补自己肝坏了。其实转氨酶主要是肝细胞里面的酶,像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这两个最常见,它们参与体内氨基酸的代谢,本身没啥毒,只是它们大多藏在肝细胞里,平时很安分。医生都说了:转氨酶低于100的情况下,忌不忌口,根本没那么夸张。

可一旦肝细胞受损,比如熬夜、喝酒、吃药、病毒感染,它们就像被打开的阀门一样,哗啦啦流到血液里,导致血检中转氨酶数值升高。但是升高≠肝坏。这点必须说清楚。临床上最怕的不是数值本身,而是升高的原因。

如果只是轻度升高,比如在40到100之间,大多数都是一过性的,比如前一天喝了点酒、吃了太油腻的饭、太累、感冒吃了感冒药,或者是脂肪肝在捣乱。像这种情况,根本不需要慌,甚至都不需要马上吃药,更别提大张旗鼓地忌口了。

有数据显示,一项纳入上万人体检资料的研究发现,转氨酶在60-80这个区间的人群里,大多数在两三周后能自行恢复正常,尤其是年轻人中更常见。

而转氨酶在80-100之间波动的人,大多数也没有发展成肝炎或肝硬化的风险,主要还是生活方式惹的祸。这也正是为什么医生会说:只要没超过100,又没症状,不用太纠结。

别一上来就疯狂忌口,搞得精神压力比肝脏压力还大。要知道,营养摄入不足,反而会让肝脏修复更慢。肝脏也是个爱吃“好饭”的器官,优质蛋白、适当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都是它修修补补的原材料。动不动全素饮食、过度节食、天天喝水煮菜,那才是真的“慢性自杀”。

当然也不是说肆无忌惮吃喝就行,重点在“不过头”。比如肉类,完全可以吃,但要选瘦的、清淡点的烹饪方式,什么糖醋里脊、红烧排骨能少就少,白煮鸡胸、炖牛肉完全可以。

蛋类、奶类也别怕,这些东西富含蛋白质,对肝脏再生特别有用,只要不是用黄油煎的,肝脏不会抗议。酒就别碰了,哪怕转氨酶低于100,酒精对肝细胞的破坏也不是玩笑,有时候一顿大酒下去,能把谷丙转氨酶直接干到300、400。

体检报告一出来,不少人看着转氨酶80、90,头发都竖起来,其实多数医生第一句话就是:“先别慌,三个月后复查。”要是真的肝炎,转氨酶不会就卡在这区间不动。真正严重的肝损伤,动不动就飙到三四百、上千,还有伴随黄疸、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但大多数人除了“转氨酶升高”这几个字,其他啥都没有,就被吓成“养生斗士”,实在没必要。

肝脏这家伙可神奇了,它不但能自我修复,还很能忍。哪怕受了点伤,只要不继续“添堵”,它自己慢慢能调理回来。所以与其天天算热量、计克数,不如好好睡觉、动起来、多晒晒太阳,控制体重、规律饮食,这比单纯吃青菜喝稀饭强多了。

而且转氨酶升高不是“肝脏专属”。有些药物会干扰,比如止痛药、抗生素、降压药;有些人本身肌肉酶就偏高,剧烈运动也会让转氨酶升;甚至有的人肝脏没事,但胆道问题也能让转氨酶爬升。医生判断是否是肝脏问题,并不是光看这个数值,而是配合肝功能全套检查、B超、病毒筛查等多个指标综合判断。

现在还有一个误区也得说清楚,不是“数值越低越好”。有些人查出转氨酶20以下,反而是因为蛋白质摄入不够,肝细胞活力不足;或者长期吃保肝药、维生素滥用,也可能压低这个数值,反而掩盖问题。数值在20到40之间,是肝脏代谢最活跃、状态最好的时候。真不是压到“越低越稳”。

有的人特别怕脂肪肝,听说脂肪肝会让转氨酶升高,就开始不吃主食、不碰油脂、不敢下馆子。结果两个月瘦了10斤,体力差了一大截,转氨酶反而还升高了。这时候就该明白,肝脏更怕“过猛的节食”而不是“适量的热量”。稳中有进、循序渐进,才是减脂护肝的靠谱路线。

至于那些靠吃“保肝灵”、“护肝片”搞定转氨酶的想法,也该放下了。大多数保健品没有严格临床验证,吃了没用事小,要是肝功能本身就虚弱,还可能加重代谢负担,弄巧成拙。不如每天早睡一小时、吃顿热饭、散个步,对肝脏来说,才是真正的养。

有人总说“身体发出的信号不能忽视”,这话没错,但也别把“偶发异常”当“死刑宣判”。转氨酶不是一个敌人,而是一个提醒,它提示你,生活节奏是不是太赶?作息是不是太乱?吃喝是不是太凑合?只要认真听进去,做出调整,它就能悄悄回到正轨。

说白了,转氨酶低于100,如果没有其他症状,也没查出肝炎、肝硬化等实质问题,那就是身体在说:“嘿,有点累啦,歇歇就好。”真没必要自我吓唬,更没必要活得像个“清汤寡水的囚徒”。

该吃的吃,该喝的喝,前提是别过火;能睡的睡,能动的动,别再跟肝脏过不去。身体的智慧远比想象中强大,只要肯给它一点时间和空间,它总会告诉你:不用怕,我扛得住。

参考文献:

[1]张慧,李东.肝功能异常与生活方式关系研究[J].中华肝脏病杂志,2023,31(6):418-423.

[2]王芳,赵磊.脂肪肝患者的营养干预研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24,44(1):56-60.

[3]刘晨.转氨酶升高的临床意义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2,33(5):789-791.

[4]陈红.体检人群中转氨酶轻度升高的随访研究[J].实用肝脏病杂志,2023,26(2):102-106.

[5]李文君.青年人群转氨酶异常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24,25(3):195-198.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办公健康网 » 原创 医生提醒:只要转氨酶没超过这个值,不用忌口,该吃吃该喝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