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流感高发期较往年提前
流感毒株甲型H3N2偏多
蚌埠87个接种点开放
疫苗接种宜10月底前
近期,我国南方省份流感活动呈现上升趋势,且全球多国如日本、英国、德国、意大利等也出现流感病例早发和明显增加现象。专家提示,今年流感流行期可能较往年提前,感染人数或将增多,市民需提高警惕、加强防范。
据中国疾控中心监测,今年流行的流感毒株以甲型H3N2为主,与去年的甲型H1N1不同。由于人群对该型别病毒的免疫力普遍较低,更易造成传播。
流感不是重一点的感冒
持续高烧速就医
流感又称流行性感冒,与普通感冒不同。
- 普通感冒可能由鼻病毒等多种病原体引起,通常在受凉、气候突变、过度疲劳等情况下发生,免疫力低下时容易患病。
-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呈季节性流行。流感病毒易变异,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症状往往较普通感冒重。
感染流感后起病急,常见发热,体温可达39℃~40℃,多伴有头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喉痛、干咳,可有鼻塞、流涕等。
患者感染流感后若直接服用普通感冒药和退烧药进行治疗,可能会因药物无法直接作用到流感病毒本身,耽误最佳治疗期。因此,出现持续高烧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通过检查明确是否感染流感病毒。
我国流感流行期通常为每年11月至次年3月,具体时间略有波动。为有效建立免疫屏障,接种流感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专家介绍,疫苗接种后需2至4周才能产生有效抗体,建议市民尽早完成接种。《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3-2024)》明确推荐所有≥6月龄且无接种禁忌的人群进行接种。专家同时强调,流感疫苗最好在流感流行季来临前完成接种,建议不晚于10月底。
为什么建议10月底前完成接种?
我国流感流行期通常出现在每年11月至次年3月,具体时间略有波动。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表示,接种疫苗后需2~4周才能产生有效保护性抗体,因此尽早接种非常关键。
那么,早接种的流感疫苗会不会“早失效”呢?
流感疫苗的最优保护期一般为6~8个月,之后特异性免疫力虽会开始衰减,但仍对相应亚型的流感病毒感染有免疫效力,因此提早1~2月接种对预防效果不会造成明显影响。
流感疫苗需要每年接种吗?
由于流感病毒变异快,每年流行的毒株都可能不同,且接种疫苗后产生的保护性抗体水平会在体内随时间推移而逐渐下降。因此,流感疫苗需要每年接种,以确保接种者获得针对当年流行毒株的最新保护。
接种流感疫苗不但可以起到较好的自身预防效果,还能更好建立免疫屏障,预防流感在全人群中的传播。
目前,我国已上市流感疫苗包括三价和四价两种类型,其中三价灭活疫苗适用于6月龄以上人群,三价减毒活疫苗适用于3至17岁健康人群,四价灭活疫苗同样适用于6月龄以上人群,市民可根据年龄和健康状况选择接种。
蚌埠市现已开放87家接种点,覆盖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及综合医院,方便市民就近接种。蚌埠市疾控部门呼吁广大市民,尤其是儿童、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尽快前往接种流感疫苗,共同构筑免疫防线,守护个人与公众健康。
蚌埠市流感疫苗接种点信息
(放大查看)
(来源:蚌埠疾控 蚌埠日报 记者:陈瑶 编辑: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