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膳】或汤,或菜,或粥,或糖水,或茶。广东省名中医、知名养生专家杨志敏教授带领团队,携手《南方日报》联袂呈现岭南饮食之文化,中医药膳之精华。
本期当值医生:
霜降平补宜,健脾养胃御寒气
“霜降”之名,意为天气渐冷,开始有霜,表示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征。秋意已深,寒气渐盛,万物凋零,自然界呈现出一派向冬季过渡的景象。气候特点是“燥”气未完全退去,而“寒”气成为主角,是秋冬气候的转折点。此时,人体阳气进一步内收潜藏,养生应遵循“平补”原则,重点在于健脾养胃、滋阴润燥,同时注意防寒保暖,为即将到来的寒冬储备能量,打下坚实的身体基础。
萝卜陈皮老鸭汤

材料:
老鸭半只(约600克),白萝卜1根(约400克),陈皮1小块(约5克),枸杞10克,生姜4片,食盐适量。
做法:
(1)白萝卜削皮,切成滚刀块;陈皮用温水泡软后,刮去内里的白瓤,以减少苦涩味;枸杞稍加冲洗。
(2)老鸭斩成大块,洗净后冷水下锅,加入2片生姜,大火煮沸焯水,撇去血沫和浮油,捞出用温水冲洗干净。
(3)将焯好水的鸭块、处理好的陈皮、以及另外2片生姜一同放入汤锅中,加入足量清水(约2500毫升)。
(4)大火烧开后,转为小火,盖上锅盖慢炖约1.5小时,直至鸭肉变得酥烂。
(5)加入白萝卜块,继续用小火炖煮约30分钟,至萝卜软糯透明。
(6)关火前5分钟,撒入枸杞。最后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食盐调味即可。
点评:
老鸭性凉味甘咸,入脾、胃、肺、肾经,富含蛋白质,能滋阴养胃、利水消肿。相对于性温的鸡肉,鸭肉滋阴之力更强,且不温不燥,非常适合应对秋末的“燥”气,民间素有“秋补食老鸭”的说法。白萝卜性凉味辛甘,入肺、胃经,能消食化滞、清热化痰,既能中和鸭肉的滋腻,又能顺应肺气,是秋冬季节的“平民人参”。陈皮性温味苦辛,入脾、肺经,功在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与鸭肉同炖,可使其补而不滞,增强脾胃运化功能。枸杞性平味甘,入肝、肾、肺经,能滋补肝肾、润肺明目。此汤将滋阴的老鸭与健脾顺气的萝卜、陈皮巧妙搭配,共奏滋阴润燥、健脾开胃之效。汤味醇厚鲜美,萝卜的清甜完美中和了鸭肉的油腻,使其滋而不腻、温而不燥。在霜降这个承上启下的节气,饮用此汤,既能清除秋燥余热,又能健脾养胃,为身体适应寒冬积蓄能量,是晚秋时节一款极佳的调补汤品。
点击进入 望舌问诊
辨体质,可到广东省中医院
大德路总院研修楼7楼治未病中心
初审 | 庄映格
审核 | 王军飞
审定 | 陈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