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健康网 办公健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资讯 »

原创 10月23霜降,提醒中老年人:1不去,2不吃,3要忌,为冬季做准备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不知不觉10月23日就是霜降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十八个节气,也是秋季最后一个节气。霜降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会有霜,但是它的到来意味着秋季结束了,寒冷的冬季来临了。

今年的霜降似乎比往年更加寒冷,由于北方多省市雨水不断,所有气温每日骤降。面对霜降,中老年人需要格外注意,牢记1不去,2不吃,3要忌,为入冬做好准备。

1不去

不去花草较多的地方

花花草草比较多的地方空气似乎比较新鲜,人们出身于这种地方,心情都会变得十分美好。很多中老年人比较喜欢这种地方晨练或者闲坐。

不过最近的雨水确实较为频繁,花草较多的地方往往地面非常潮湿,还有一些积水等等。待得时间久了寒气容易侵入身体,也容易引发一些疾病。另外湿度过高的地方易滋生细菌,增加呼吸道感染风险。

2不吃

不吃柿子

每年这个季节正是柿子大量上市的时候,红彤彤的柿子让人看着就很有食欲,尤其是现在流行的水晶柿子。很多中老年人对柿子情有独钟,时不时也会买上一些,吃了好吃之外,似乎也又满满的回忆。

然而柿子这种水果往往含糖量非常高,中老年吃多了可能会造成一些身体负担。另外柿子属于寒性食物,中老年人脾胃都不好,吃多容易引起肠胃问题。还有市场有些柿子并未完全成熟,其中可能存在鞣酸,它不仅会造成口干涩,麻木等等,也会引起肠胃不适。

不吃辛辣温热的发物

秋燥本就容易耗伤肺阴,导致口干舌燥、咽喉不适,若再吃辣椒、花椒、生姜等辛辣食物,会进一步加重燥邪对身体的伤害,甚至诱发呼吸道疾病。此外,羊肉、狗肉等温热性肉类也不宜过量食用,以免引发 “上火”,可搭配萝卜、白菜等清热润燥的食材一同烹饪,实现 “平补” 的效果。

3要忌

忌保暖误区

很多中老年人认为 “裹得越厚越暖和”,其实存在不少误区。比如领口裹太紧会压迫颈部血管,影响脑部供血;关节裹太厚会限制活动,增加摔倒风险;穿太多睡觉则会影响血液循环,反而越睡越冷。正确的做法是遵循 “分层保暖” 原则,选择宽松透气的衣物,重点护住颈部、膝盖和脚踝,可佩戴薄款护膝、半高领毛衣,既保暖又不影响活动。

2. 忌过度劳累

《黄帝内经》强调 “秋三月,此谓容平”,霜降时节人体阳气开始内敛,需减少消耗、养精蓄锐。忌过早进行高强度晨练,建议等太阳升起后,做太极拳、散步等温和运动;同时避免过度操劳家务,累了及时休息,防止因体力透支导致免疫力下降。民间有 “霜降睡足,一冬不咳” 的说法,保证每晚 7-8 小时睡眠,对冬季健康至关重要。

3. 忌情绪抑郁

秋季肃杀之气容易让人情绪低落,中老年人更易出现焦虑、失眠等问题。要主动调节心情,可约好友下棋、听戏曲,或在家养花种草、整理秋收谷物,转移负面情绪。正如老辈人所说 “霜降登高畅情志”,天气晴好时去公园散步赏景,既能呼吸新鲜空气,又能缓解心理压力,保持情绪平和。

霜降就要来临了,中老年人只要牢记 “1 不去,2 不吃,3 要忌”,从饮食、起居、情绪等方面做好调整,就能顺利度过秋冬过渡期,为冬季健康打下坚实基础。毕竟,只有顺应自然节律养护身体,才能在寒冷的冬天少生病、更安康。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办公健康网 » 原创 10月23霜降,提醒中老年人:1不去,2不吃,3要忌,为冬季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