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场秋雨一下啊,二丫早上起床总觉得喉咙干痒,喝再多水也像没喝够似的。昨天邻居张阿姨还跟我念叨,说这几天总觉得鼻子干燥,皮肤也紧巴巴的,问我要不要炖个梨汤。
咱们的老祖宗早就把秋天的养生秘诀总结成了五个字——“秋食白,病不来”。这话可不是空穴来风!中医认为,白色食物多入肺经,而秋季正是养肺的黄金期。肺主皮毛,肺润了,皮肤和呼吸系统自然就舒服了。
今天二丫就给大家推荐四种平价又养人的“白色食材”,无论有钱没钱,秋天多给家人吃这“四白”,保证健脾润燥,安安稳稳度过深秋!
第一白:山药——健脾益胃的“神仙食”
山药可是个宝,它性子平和,不寒不燥,最适合在季节转换时用来调理脾胃。《本草纲目》里都夸它能“益肾气,健脾胃”。它黏液里包含的黏蛋白,对咱们的胃黏膜有特别好的保护作用。
【二丫小厨房:黄金山药蒸肉饼】
这道菜软糯鲜香,老人孩子都爱吃。
铁棍山药半根去皮切小段(处理时记得戴手套防痒),猪前腿肉剁成肉糜。
肉糜中加入姜末、1勺生抽、半勺蚝油和少许淀粉,顺着一个方向搅打上劲。
盘中铺上山药段,将调好的肉糜做成肉饼状铺在山药上。
水开后上锅,大火蒸15分钟,出锅撒上葱花。山药吸饱了肉汁,粉糯香甜,营养满分!
第二白:银耳——平价“燕窝”润秋燥
银耳真是大自然给咱们的恩赐,价格亲民,功效却堪比燕窝。它富含天然植物胶质,滋阴润肺的效果特别好。秋天常吃银耳,相当于给全身做了个“内部加湿”,对皮肤干燥、口干舌燥特别管用。
【二丫小厨房:红枣银耳羹】
这道甜羹暖心暖胃,做起来零失败。
银耳提前用冷水泡发2小时,去掉黄色根部,撕成小朵。
将银耳、去核的红枣、适量枸杞放入锅中,加入足量冷水。
大火煮开后转小火慢炖40分钟,看到汤水变稠,银耳胶质析出即可。
关火前根据口味加入适量冰糖或黄冰糖。
二丫小贴士:银耳撕得越碎,越容易出胶哦!
第三白:莲藕——秋日“灵根”解燥热
俗话说“荷莲一身宝,秋藕最养人”。秋天的莲藕最是饱满充实,生吃能清热生津,缓解秋燥;熟吃则健脾开胃,滋阴养血。对于秋燥引起的干咳、皮肤干痒,吃些莲藕再合适不过。
【二丫小厨房:莲藕雪梨汤】
这道汤清甜润燥,比喝白水管用多了。
莲藕一节去皮切小块,雪梨一个去皮去核切块,再准备几颗红枣。
把所有食材放入锅中,加入足量清水。
大火煮开后转小火慢炖30分钟,最后加入少许冰糖调味即可。汤水清甜,莲藕粉糯,一碗下肚,从喉咙舒服到心里!
第四白:白萝卜——“小人参”顺气通肠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秋天吃萝卜也一样好处多多。白萝卜性凉,能清热生津、顺气化痰。它富含的芥子油能促进肠胃蠕动,丰富的膳食纤维能帮助清理肠道,让身体更轻松。
【二丫小厨房:萝卜丝煎蛋汤】
白萝卜半根去皮切丝,鸡蛋2个,枸杞少许。
锅中放少许油,先把鸡蛋煎成两面金黄的荷包蛋,盛出备用。
用锅中底油翻炒萝卜丝至微微发软。
倒入足量开水,放入煎蛋,大火煮至汤色奶白。
转中火再煮5分钟,出锅前撒入枸杞,加盐和胡椒粉调味。
二丫小贴士:一定要加开水,汤才会瞬间变奶白,味道更浓郁。
您看,这“四白”食材是不是都很家常?但它们组合在一起,就是秋天最温柔的滋养。顺应天时,吃对食物,就是最智慧的养生。快把这“四白”端上您家的餐桌,健脾润燥,安安稳稳地度过这个深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