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健康网 办公健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资讯 »

原创 为啥肾病患者越来越多?医生坦言:家里有这4样东西,尽快清理

在医院肾内科坐诊十年的医生曾感叹过:“这些年看肾病的病人,不光多,而且越来越年轻。”这话听起来让人心头一紧。年纪轻轻,怎么就肾不好了?肾不是应该是中老年人才容易出问题的部位吗?

可现实偏偏打了脸,二三十岁查出慢性肾炎,甚至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不在少数。有的还以为是腰肌劳损,结果一查肌酐就飙了上去。更可怕的是,很多人都是在毫无征兆中中招,等到发现的时候,肾功能已经悄悄丢了一半。

从医生角度来看,这种趋势并不难理解。除了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慢性病拖累肾脏,还有一些人自己“作”的方式特别隐蔽,尤其是家里那些不起眼的小物件,居然成了加速肾病的“隐形帮凶”。

很多人天天用、年年用,毫无防备地踩了坑,自己还不自知。说句直白的,家里有些东西,真的不是越常见越安全,相反,越低调越致命。

1.反复使用的劣质塑料瓶

有的人喜欢把矿泉水瓶反复使用,喝完水不舍得扔,洗一洗接着灌凉白开,放冰箱也好,带出门也行。可这种塑料瓶很多都不是设计来反复用的,尤其是那些摸起来软趴趴、没有标注食品级安全标识的,一旦遇到高温、阳光直晒,或者清洗不当,塑料中的双酚A等有害物质就可能析出。

这些物质在体内会长期积累,代谢又慢,尤其对肾脏这个“清道夫”来说,无疑是个沉重负担。曾有研究发现,尿液中双酚A浓度较高的人群,其肾小球滤过率明显下降,这说明肾脏正在悄悄受损。

2.长期服用的“保健类”泡脚包、养生粉

还有一个让很多人意想不到的“雷区”,就是各种保健类泡脚包、养生粉。别看它们包装写得天花乱坠,什么清热解毒、补肾益精、养肝明目,一查成分才知道,有些里面掺杂了重金属残留、中药炮制不规范、甚至来源不明的草药。

特别是一些来路不明的小作坊生产的养生产品,根本不经过正规检测。有的人泡了几个月脚,结果出现蛋白尿、肾功能下降;还有人喝养生粉喝出肾小管损伤。这种“慢性中毒”,起初没感觉,但一旦对肾小管造成结构性破坏,是无法逆转的。肾不像肝,不能再生,出问题就是一辈子的事。

3.厨房常备的高盐调料

厨房也是个“高危地带”。不少人家里常年备着各种高盐调料,酱油放三年都不换,咸菜、味精、大量酱料堆满柜子。别小看这些调料,长期高盐饮食,直接增加肾脏负担。每多摄入1克盐,肾脏的排钠任务就要增加好多倍。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每天食盐摄入不超过5克,可不少家庭一顿饭就能吃下去6、7克。慢慢地,高钠引起高血压,高血压伤肾,形成恶性循环。

数据显示,在中国慢性肾病患者中,接近40%的人伴有高血压,而这类患者中,大部分都有长期高盐饮食的习惯。不注意控制,肾脏根本扛不住。

4.不合格的空气清新剂、香薰灯

还有一样东西,看起来很“文艺”,实则藏着大坑——空气清新剂和香薰灯。有的人家里味道大点,喜欢买瓶香氛喷雾,或者点个香薰蜡烛,觉得这样家里清新又好闻。

但这些东西很多都是化工合成产品,含有挥发性有机物,比如甲醛、苯类、邻苯二甲酸酯等,这些物质吸入肺部后,一部分会通过血液循环被肾脏代谢。当摄入浓度大、频率高,尤其是密闭空间中使用时间长时,对肾脏代谢系统来说简直是灾难。

美国环保署曾提示,某些空气清新产品中检测出的邻苯类物质具有潜在肾毒性,长期接触可能导致肾小球硬化。特别是老人、儿童、肾功能本就偏弱的人,更容易“中招”。

更何况很多人把这些

放在卧室,整夜点着,窗户关得严严实实。长时间暴露在这些挥发物中,不只是肾脏,肝脏、呼吸系统也跟着受累。

而一旦产生蛋白尿、轻微水肿、乏力,很多人第一反应还以为是累的或者睡不好,根本不会想到是香薰惹的祸。肾病这种事就是这样,前期太隐蔽,等出现明显症状时,肾功能往往已经跌破了正常线。

说白了,肾脏这个器官真的太“委屈”了,它是全身血液循环的重要过滤站,每天要过滤超过150升的血液,形成1~2升的尿液,代谢掉体内各种垃圾。但就是这么一个“劳模”,没有痛感神经,不会喊痛、不会提醒,等到出事,往往已经错过最佳干预期。

根据《中国肾脏病报告》显示,我国成人慢性肾病患病率达到10.8%,也就是说,每10个成年人里,就有一个肾脏在悄悄出问题。更令人担忧的是,知晓率不到13%,大多数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已经是肾病患者。

而家里的这些看似平常的小东西,偏偏很多人天天都在用,一点警觉心都没有。不是说这些东西一用就出事,而是它们“温水煮青蛙”式的累积伤害,才是最可怕的。

年轻的时候肾功能强,代谢快,或许一时间看不出问题,但年纪一上来,身体代谢下降,曾经积累的毒素一口气爆发,那时候再想补救就晚了。

医生都说,防肾病,不只是管住嘴、迈开腿,更要从生活中每一个不起眼的小细节做起。尤其是这些看似无害的“生活用品”,一旦出了问题,受害最大的往往不是肺、不是胃,而是一直默默承担“垃圾处理厂”职责的肾脏。

比起吃什么补肾,戒掉这些“坑肾”的习惯才更重要。毕竟,肾脏这个器官,一旦出事,靠药物是无法逆转的,只能靠透析维持,生活质量急转直下。

参考文献:

[1]王艳,李建平.我国慢性肾病流行病学现状与管理策略[J].中华内科杂志,2023,62(4):265-270.

[2]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R].北京: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0.

[3]段涛.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对肾脏健康的潜在威胁[J].环境与健康杂志,2024,41(3):239-244.

[4]赵启林,杨林.保健品使用与肾毒性风险分析[J].中国药物警戒,2022,19(10):624-628.

[5]陆磊.我国居民食盐摄入情况与慢性肾病的关系[J].中国全科医学,2023,26(20):2523-2527.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办公健康网 » 原创 为啥肾病患者越来越多?医生坦言:家里有这4样东西,尽快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