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健康网 办公健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资讯 »

头发油还脱发怎么办?南昌贡方堂中医陈顺涛分享一方,祛湿生发!

现如今,不少人都有脱发的困扰——发量越来越少,发际线越来越高,还常常伴随有头发油、头屑多等情况,中医该怎么调理呢?

中医认为“发为血之余”,头发健康与气血充沛密切相关,血虚就会导致脱发,这是虚证;另外,湿滞也会导致脱发,这是实证。

对于脱发的论述,中医很早以前就有记载,称之为“油风”、“鬼剃头”、“发蛀脱发”,认为大多是因为脏腑功能紊乱、阴阳失衡,以致气血不足以荣养头发而致。《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云:“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太阴,通于冬气。”肾之华在发,肾气不足,无以养发,则会导致头发脱落。

有很多人经常洗头,还是一头“油腻”?

其实,我们的头发是需要皮脂腺滋润的。因为在我们的发根部有血管,需要靠皮脂腺来给它提供营养,滋润头发生长,而整个头发的润泽是靠皮脂腺的分泌功能来完成的,所以,正常人头发肯定是会有出油的情况。

具体头皮出油量应该是多少呢?这跟我们洗头的习惯有关。可能很多人觉得洗头越勤,头油越少,其实是不正确的,应该是洗头越勤,头油会越多

头皮出油多少才是正常?

大多数人第一天洗完头,第二天头发多少有点出油,是一个正常的情况。另外,熬夜之后第二天早上头发很油,也是属于正常范围,因为熬夜本来就会加重皮脂腺的分泌,影响皮脂腺的分泌量。

其实,现在很多脱发都是脂溢性脱发,就是跟头皮的分泌过旺是有关系的。如果已经构成像脂溢性皮炎,在电子显微镜下,把整个头皮放大,可以看到发根部位有一些像油脂栓一样的东西,而且很多。这种情况掉头发会比较厉害,比较严重的人就会影响整个发量,甚至有些男生已经是地中海了。

湿浊内蕴型脱发患者应采取祛除湿邪的方法,如《外台秘要》中的茯苓白术散,原文称其可以“疗发白及脱落”;还有近代名医岳美中先生的一味茯苓饮,均是从祛湿生发角度入手。

南昌贡方堂中医皮肤科专家陈顺涛表示,头发油腻背后,涉及到五脏六腑的失调,而这些问题,往往与现代的饮食、生活习惯密切相关。

龙蚝理痰饮是中医中著名的祛痰湿方,对于头发油腻、湿气重的朋友尤其有效。

组方:清半夏12g,生龙骨18g,生牡蛎18g,生赭石9g,朴硝6g,黑芝麻9g,柏子仁9g,白芍9g,陈皮6g,茯苓6g。

组方里的清半夏、陈皮、茯苓是化痰药,能有效祛除体内湿气和痰湿;白芍、朴硝、柏子仁等药材帮助通利大小便,排出体内多余的湿气;

生赭石则用于降逆,镇压上行的痰湿,减轻胃部不适;生龙骨、生牡蛎、黑芝麻等固肾药物,加强肾脏的封藏能力,从根本上减少水湿的生成,防止痰湿反复。

脂溢性脱发早期主要控制油脂的过量分泌,后期稳定脱发量,即生发和巩固。

吴某,男,47岁。因“头部脱发伴头皮油腻数年”来诊。

主诉:患者数年前发现额角、头顶头发易脱落,头皮油腻,曾服中药治疗,效果欠佳;手部反复出现水疱,自行外擦皮康霜、皮炎平等药物,效果欠佳而诊。既往有鼻窦炎、慢性咽炎、右肾囊肿、脂肪肝。平素不酗酒,不抽烟,有时熬夜。

中医诊断:发蛀脱发(肝肾不足夹湿证)。

西医诊断:脂溢性脱发。

四诊资料:脱发伴头皮油腻,手部反复起水疱,比较畏寒怕冷,饮食不慎则容易腹泻,纳眠可,二便调。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辨证分析:肝肾不足夹湿。

处方:松针15g,蒲公英20g,女贞子15g,丹参20g(后下),蔓荆子15g,墨旱莲15g,侧柏叶15g,生地黄15g,茯苓20g,桑叶15g,甘草10g,薄盖灵芝15g,五指毛桃15g,芡实20g,昆布15g。

反馈:患者药后脱发减少,头面油腻减轻,大便好转,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办公健康网 » 头发油还脱发怎么办?南昌贡方堂中医陈顺涛分享一方,祛湿生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