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困住的情绪该如何找到出口?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之际,知乎携手壹基金、壹心理、日慈公益、一个母亲、武汉清晨创新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以及播客“问题不大 NoBigDeal”“一块心病”等多家公益伙伴启动“共益众创计划?情绪急诊周”活动。这些公益机构连同知乎上活跃的心理专家、医生等组成的专家网络,始终以“有智识的参与者”身份在场,在心理健康这类需要耐心与专业度的公益疏导场景中主动出手、热忱互助,用扎实的专业知识为大众化解情绪困境。
随着共益众创计划的推进,知乎公益行动月也进入参与高潮阶段。众多心理学专家、公益从业者与答主共同凝聚,搭建起认知与参与公益的知识桥梁,推动公益从“感性倡导” 向“理性实践”转型。
世界精神卫生日,拆解表达困境和自救方案
当代社会情绪压抑问题越来越受到大众关注,在世界精神卫生日这一天,众多知乎答主共同剖析了背后的深层原因:文化根源、社会观念与家庭模式交织形成的无形之网,让许多人将脆弱与负面情绪视作负担。
在知乎与“一块心病”合作的播客《人均有病的时代》中,心理学话题优秀答主解磊提到:我们处在一个低情感表达且高语境的文化中,通常也不直接表达感情,面对着某种抒情障碍,“我们习惯把自己的情绪憋着,或者不直接表达、总期望别人通过各种你提供的各种线索或者你的暗示来了解你的情绪”。
每个人都有与坏情绪共生的方法,但所有改变的起点,都是正视各种各样的情绪—不逃避、不否定,让自己迈出往前走的一小步。知乎答主Cecilia即讲述了一位母亲“想脆弱”的真实情绪:有一次,我带小萌打车出门,和司机发生了口角。11岁的小萌,立刻用他温暖的手,按住我的手,附在我耳边轻声说:妈妈,我们还在车上呢,“他的这句话,让我冷静下来。这些生活的小片段,会让我觉得自己——被孩子允许了可以脆弱。脆弱,并不是对妈妈这个身份的否定,而是另一种亲密的桥梁”。
多位答主分享了自己可落地的实践方案。答主喵喵喵的方案是寻求更专业的心理咨询,“终于撑不住了,去做了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师说,我们不是说帮你解决问题,我们是陪着你一起走下去”。答主大泡泡则通过AI探索出“拆解情绪”的方法:“以前我只说好累好烦,AI 建议我说得具体点,后来才理清是项目沟通低效导致焦虑。把‘我≠焦虑’分开,就能跳出情绪,客观观察它”。
知乎公益行动月,邀专家与公益人共探理性公益
自9月28日国际聋人日开始,整个10月期间,多个国际节日节点,涵盖残障权益、精神卫生、生态保护、灾害防治、可持续发展等多个领域的公共议题。知乎“共益众创计划”也在此期间拉开大幕,在 “情绪急诊周”后,知乎也将举办“应急响应周”“善意漂流周”和“零废生活周”,六大主题周贯穿整个公益行动月,以专业知识解答公众关切,推动公益认知从感性倡导转向理性实践。
此次共益众创计划也得到了多家社会公益组织、以及媒体的支持,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爱的分贝、成都市爱有戏社区发展中心、听力行业通讯、iPanda熊猫频道、金盲杖、绿色和平、武汉清晨创新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奇途无障碍、日慈公益、SEE基金会、厦门市曙光救援队、腾讯公益、无毒先锋、济南无痕环境文化传播中心、信息无障碍研究会、一个母亲、壹基金、壹心理,以及播客“问题不大NoBigDeal”、“一块心病”等数十家共益伙伴参与了此次活动的共创,将最真实、迫切的议题带到知乎。
此外,多位公益领域权威人士与从业者入驻知乎并提供专业解答,其中,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郑璇,北京听力协会副秘书长Elan,深圳市信息无障碍研究会秘书长杨骅等专家,针对公众关切的公益问题展开深度科普。据悉,11月初知乎还将联合多家NGO组织举办线下活动,进一步打通线上知识科普与线下实践参与的链路。
知乎聚集了大量的心理学者、医生、科普工作者等,能够为大众提供来自一线的情绪疏导案例和方法,此次“共益众创计划”则通过聚合公益组织、专家与用户的力量,将分散的公益需求转化为具体议题,用专业知识拆解问题、提供方案。未来,知乎也将持续发挥平台价值,以知识为纽带,连接更多社会力量,推动理性公益实践常态化、多元化发展。
(注:此文属于央广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