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者:pear
抗癌过程中,受药物及治疗方法影响,肿瘤患者总会遇到形形色色的副作用,如何预防及应对副作用是伴随患者朋友们抗癌之路的重要课题。
药食同源,通过科学的营养补充方式,以接受度更好的方法预防及缓解副作用,也能帮助患者朋友们抗癌之路走得更加长远。
基于此,我们整理了论坛营养群内专业营养师分享的通过食补缓解副作用的饮食策略及营养食谱,同样也会附有治疗方法,帮助大家更好地应对抗癌副作用。
本篇为大家分享副作用缓解食谱之“升白”篇。
内容非常丰富,强烈建议大家点个收藏方便查看,点个关注不错过后续精彩内容,也可以转发给其他患者朋友们共同学习~
特别提醒,食补不能替代正规药物治疗,食补重在增强身体自身能力及预防副作用。对于轻度副作用并且患者进食没有太多困难的,可以考虑食补配合药物治疗帮助缓解副作用。已经出现中度或重度副作用请务必尽快就医寻求专业医生指导应对。另外对部分食材过敏的朋友一定要注意避免食用相关食物。
1
白细胞、中性粒细胞下降的营养支持
大家平时说的“升白”的“白”是指“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来源于骨髓的造血干细胞,是白细胞的组成成分中比例最高的,因此中性粒细胞的降低一般都会造成白细胞总数下降。
中性粒细胞在人体内的作用至关重要,是对抗(包括预防和治疗)微生物病原体的“核心卫士”,和人体的免疫力密切相关。中性粒细胞低,人体的免疫力也会下降,影响肿瘤患者治疗。
01
营养补充:
中性粒细胞作为“寿命”较短的血细胞,需要每天补充大量的“新兵源”,这就对营养状况极其敏感。肿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有太多可能出现的营养相关状况而造成中性粒细胞下降。
在饮食量不足的时候,不要单纯补蛋白粉,而是以全营养剂为主,蛋白粉可以适当添加,只有当饮食总量充足,但是不爱吃肉蛋奶或这方面消化能力差的时候才单纯补蛋白粉。食欲和消化系统正常的情况下,就不要吃蛋白粉了,富含胶质蛋白的食物,例如猪蹄、牛尾等,都对中性粒细胞上升有一定的帮助,富含优质蛋白的瘦肉、鱼虾类也很好。
这里只提醒大家,忌口是有个体化清单的,药物使用中的禁忌食物、个人肠胃不能接受的刺激性食物和会引起自身过敏的食物不能吃,其他无需盲目忌口。
营养师提示:
白细胞减少是肿瘤患者常见的不良反应,发生1~2级中性粒细胞减少,都可以考虑通过食补或升白针搭配食补的方法来升白。以下是一些既能增强免疫力又能升白的常见食物:
高蛋白食物
肉类:如牛肉、羊肉、鸡肉等,富含优质蛋白和铁质,有助于促进骨髓造血功能,提升白细胞数量。特别是牛肉,其增加白细胞的作用尤为显著。
海鲜:如鱼类、虾类、蟹类等,不仅富含高质量蛋白质,还含有丰富的锌、硒等微量元素,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和提升白细胞。
豆制品:如豆腐、豆浆、黄豆等,植物性蛋白的来源,易于消化吸收,同时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高维生素食物
新鲜蔬菜和水果:如草莓、猕猴桃、西红柿等,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A等抗氧化剂,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和促进细胞生长。
深色蔬菜:如菠菜、紫甘蓝等,富含铁质和叶酸,有助于红细胞和白细胞的生成。
这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能够使人体免疫细胞免遭环境中不良因素的侵袭,并加强白细胞杀伤外来生物的能力。同时,由于这些食物中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因此有益于抵御外来病菌,且能使患者迅速康复。
富含铁、锌等微量元素的食物
动物肝脏:如猪肝、鸡肝等,富含铁质和锌元素,是提升免疫力和白细胞的重要食物来源。
坚果和种子:如核桃、杏仁、花生等,不仅富含蛋白质和脂肪,还富含铁、锌等微量元素,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和提升白细胞。
其他推荐食物
菌类食物:如香菇、蘑菇、平菇等,富含多糖类物质和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及矿物质,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和提升白细胞。
对于食物的烹调,尽量选择煮、炖、蒸的方式,避免食用腐烂食物、隔夜的饭菜或生的水果与蔬菜。
【营养食谱】
家常烧小黄花
示例图仅供参考
所需食材
小黄花鱼6条、葱片姜片、蒜片、香菜适量盐1/2小匙、干淀粉30克料酒2小匙、生抽2小匙醋1小匙、糖1/4小匙、食用油2大匙。
制作方法
- 小黄花去鳃和肠,去鳞后清洗干净,放上少许葱片、少许姜片和1/2小匙料酒,撒盐腌渍15分钟。
- 将锅烧至足够热,加入油,滑锅后,放入裹了一层干淀粉的小黄花鱼,中小火煎至两面金黄。
- 撒入葱片、姜片、蒜片,加入料酒、生抽、醋,加糖,倒入刚好没过鱼的水,盖上锅盖,大火烧开。
- 中小火将汤汁收至浓稠,盛出,放香菜点缀即可。
营养功效
小黄花鱼含有的微量元素硒能清除人体代谢产生的自由基,能延缓衰老,提高免疫力。
小鸡炖蘑菇
示例图仅供参考
所需食材
小个整鸡 1只、榛蘑 100g、葱段 0.5根、八角 1个、料酒2勺、老抽半勺、生抽2勺、姜 2片、盐适量。
制作方法
- 将鸡肉用冷水泡20分钟,然后扒皮,葱姜切好,八角、干红辣椒、 放容器中,干蘑菇用水泡好后洗干净装容器中备用;
- 鸡洗净切块,焯水去腥,蘑菇清洗干净,切片或者保持整颗备用。
- 锅中加入适量的食用油,放入姜蒜末爆炒,加入葱段略炒出香味。
- 放入焯水后的鸡块煸炒均匀,加入适量的料酒、盐、生抽,炒匀后加入适量清水,浸没所有食材为宜。
- 将锅移到大火上烧开,撇去浮沫,转小火慢炖1至2个小时,直至小鸡炖烂入味。
- 最后加入切好的蘑菇片,再次炖煮10至15分钟,让蘑菇入味并保持嫩滑口感。
- 出锅前可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的调料,最后撒入葱花作为装饰。
营养功效
鸡肉富含高质量的蛋白质,对于维持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和增强免疫力具有重要作用。同时,鸡肉中的脂肪含量相对较低,且多为不饱和脂肪酸,有利于降低胆固醇,保护心血管健康。蘑菇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改善消化功能提高身体的抗氧化能力,同时蘑菇还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多糖、酚类等,具有抗癌、抗炎、抗氧化等作用。
鱼片粥
示例图仅供参考
所需食材
鳕鱼100克,西芹50克,大米35克,奇亚籽5克,盐、食用油适量。
制作方法
- 将大米清洗干净,用电高压锅煮,选择粥档;
- 鳕鱼切成鱼片备用,将鱼片泡在盐水里几分钟,然后清洗干净;
- 调一个碗汁,内加生姜末3克、淀粉1茶匙、盐和胡椒粉适量;
- 将鱼片一片片地放入蘸上汁,取出备用;
- 将西芹先切段,再切条,最后切成末;
- 待到粥解压后,打开锅盖,再次启动,将奇亚籽倒入锅中,搅拌均匀;
- 不要等到锅开,将鱼片一片片地放入锅中,不要搅动,然后撒入西芹沫;
- 待到锅微开,取出内胆浇点食用油,根据实际情况和自己的口味调入盐,撒入细香葱,或香菜,蒜苗,轻轻地拌匀即可享用。
营养功效
鱼片粥滋补健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虾滑豆腐白菜汤
示例图仅供参考
所需食材
鲜虾300克,蛋清半个,娃娃菜一颗,内酯豆腐半块,白胡椒粉、姜、盐适量。
制作方法
- 鲜虾提前洗净剥壳,去虾线,切成小块;内酯豆腐切成小块;娃娃菜一片一片掰开,洗净。
- 将切好的虾肉放入料理机中,放入少量姜末去腥,再倒入半个鸡蛋的蛋清,适量盐、白胡椒粉打成虾泥。
- 虾泥中倒入一小勺淀粉,顺着一个方向搅拌均匀,虾滑就做好了。
- 锅中倒入小半锅水,煮沸后下娃娃菜,喜欢煮的软烂的白菜,可以多煮一会儿。
- 开中小火开始往锅里下虾滑,可以用一个不锈钢小勺子团个球,在锅边敲一敲就下去了。这样就不用粘手了。虾滑煮熟后会比下进去前大两倍,所以你的虾球团出来有多大,煮熟后就是两倍大。
- 虾滑全部下到锅里后,不用等可以直接下豆腐,然后放入适量的盐,先少放些调料尝一下咸淡,中火煮开后就可以关火盛出了。
营养功效
清淡爽口,营养均衡,富含优质蛋白质。
黄鳝菇贝瘦肉粥
示例图仅供参考
所需食材
黄鳝500克,香菇2只,猪瘦肉150克,粳米适量,干贝50克,生姜、香葱、胡椒粉、料酒、淀粉、食用油、生抽、盐少许。
制作方法
- 先将黄鳝洗净,切段,放进沸水锅内烫熟,捞出用冷水冲洗干净血沫,去骨撕肉丝;
- 黄鳝肉丝加适量精盐、生抽、花生油、料酒、淀粉、生姜丝拌匀腌制30分钟;
- 鳝骨继续煮15分钟,留下煮鳝水备用;
- 干贝取盘装盛放进微波炉,用中火烤20秒,取出,趁热拆丝;
- 猪瘦肉洗净,剁成内碎;香菇用温水泡开,切丝;生姜洗净,切丝;香葱洗净,切粒。
- 把洗净的粳米、干贝丝、猪瘦肉碎置于砂锅内,加入煮鳝鱼骨液和清水适量,用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熬1小时;
- 接着放进备好的黄鳝肉丝、香菇丝,再煮沸10分钟,撒上香葱粒、胡椒粉,精盐调味后即可出锅。
营养功效
本粥味道鲜美,具有良好的补脾益气、开胃消食、滋补肝肾、滋阴养血、强筋壮骨等作用。
2
白细胞、中性粒细胞下降的治疗应对
除了化疗,能够造成白细胞/中性粒细胞下降的还有部分靶向药物的治疗和能够“打到”胸椎、腰椎的放疗。肿瘤患者在出现了治疗相关的骨髓抑制之后,一定要及时处理,不要对“升白针”、口服升白药抵触,更不要和医嘱对抗。
处理骨髓抑制造成的中性粒细胞下降,需要考虑三方面:治疗暂停、药物纠正、营养补充。
这三方面是否同步选择,判断的关键点在骨髓抑制的程度,更直接地说,是中性粒细胞的数值。
(以上仅为一般规律,请谨遵医嘱!)
在药物纠正方面,靶向治疗、放疗期间的I度中性粒细胞下降,往往只需要口服升白药,而化疗刚刚结束和即将开始下次化疗的时候,如果出现I度下降,也可以选择用上升白针,毕竟刚结束时就下降,接下来可能继续下降,即将开始下次化疗时还不恢复可能耽误用药。
化疗期间具体使用升白针和血常规复查规律,可参照下表。
(以上仅为一般规律,请谨遵医嘱!)
更多关于升白针的使用注意事项可以点击阅读这篇文章《升白针,到底要不要打?》。
另外,如果出现治疗过程中或完成治疗后,用尽各种方法都无法提升中性粒细胞,或者在血常规化验单中提示细胞的形态异常,尽量直接就诊血液科。
小爱提醒
肿瘤患者可能由于免疫系统紊乱、身体状况不佳等原因,出现没办法完全从饮食中获取足够营养来让身体恢复的情况。对于一直食补,但体重仍然持续下降,甚至被医生宣布营养不良的患者,就需要考虑肠内营养的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