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健康网 办公健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资讯 »

原创 寿命长短,走路便知?提醒:寿命长的人,走路一般有这4个特征

清晨的公园里,72岁的王大爷正在悠闲地散步。他步伐稳健,呼吸均匀,每天走五千步,几十年如一日。虽然头发花白,但体检各项指标都比年轻人还好。

刚满60岁的赵叔查出高血压、高血脂,医生叮嘱要多运动。他看到王大爷健步如飞的样子,便下定决心要迎头赶上。第一天就跟在王大爷身后,咬着牙走了上万步。

不到一周,赵叔的膝盖就肿了起来,走路一瘸一拐。医生看着X光片直摇头:“你这是走错了啊......”

养伤期间,赵叔仔细观察王大爷的走路方式,渐渐地,他发现了其中的门道。

一、走路,全身都会受益

美国心脏协会将走路散步认定为可改善身体健康最为安全、便捷的方法之一,尤其是对于身体机能逐渐下降的老年人来说,走路这种低强度的运动在让他们活动起来的同时,还不会给身体带来过大的负担。

浙江省疾控中心研究人员曾对过往进行过健走活动100天的5005名受试者进行体测后发现,平均体重指数(BMI)下降了0.47kg/㎡、体脂率下降了0.7%、腰围减少了1.86cm、体重下降了1.28kg,血压控制也有所改善。

坚持进行走路可给身体带来不少的好处,包括可以提高肺部氧气交换率,改善整体心肺功能

在锻炼过程中,肌肉收缩、舒张可促进血液流动,预防血液淤积、血栓生成,在循环速度加快后,可让营养物质、氧气更好地输送到身体各个部位;

散步还可以改善整体认知功能,让大脑维持正常的思考能力、记忆力,对延缓衰老有一定的好处。

此外,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一项针对7万人的长期研究指出,每天走路40分钟以上,可降低一半的肠癌发生风险

英国慈善组织漫步协会与麦克米伦癌症援助组织曾共同指出,每日坚持走1.6km(在20分钟内走完),对预防乳腺癌、前列腺癌、肠癌均有明显的好处,最高可降低50%的风险。

二、寿命长的人,走路或有四个共性

你知道吗?人在走路时的状态可反映出健康水平,以及是否具备长寿的潜质。那长寿的人走路时会有哪些特征?以下几个特征,如果你也有的话!那很值得庆幸。

1、速度快

《梅奥诊所学报》上的一项研究指出,无论BMI如何,走路速度快的人都有更长的预期寿命。具体来看,走路快的人平均比走路慢的多活15~20年。

无独有偶,《通讯生物学》上的一项研究也指出,走路速度快的人会更加年轻。保持快走的人群,到中年时期生物学年龄会年轻16岁左右。

长期快走可让心肌收缩能力加快,肺功能也可能得到锻炼,对预防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疾病有好处。且快走时体内的血液循环速度会加快,对预防心血管疾病发生也有好处。

2、步态稳健

走路的时候步态稳健,说明自身的平衡能力较好,且肌肉协调性、关节灵活性都良好,这是健康长寿的重要指标之一。

3、呼吸均匀

走路过程中呼吸是否平稳,与心肺功能息息相关。如若呼吸平稳的话,说明肺活量较大、心脏耐力强,且体能储备较为充足,身体状态也处于较好的状态下。

4、没有异常步态

老人是否健康也可以通过步态看出,如果走路的时候形似鸭子可能与大骨节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等相关;走路时摇摇晃晃如同醉酒了一般,可能是罹患小脑疾病所致;走路呈慌张步态,则可能与帕金森相关。

三、关键要“这样”走,效率翻倍!

如果在走路的时候可以做好这几个细节的话,可让锻炼的效果更上一层楼!

1、正确的姿势

走路的时候要注意保持身体端正、颈椎和脊椎形成一条直线,过程中肩膀要保持放松,同时微微收紧核心。注意,不要内外八字,否则很容易导致膝关节损伤。

2、注意走路的时间

老年人散步锻炼一定不要贪早,尤其是温差较大的秋冬季节,要在上午8~9点太阳出来后或是下午4~5点再健身锻炼。

3、合适的步数

不同年龄的人群每日所需的步行数量也不同,18~60岁年龄段的建议每天行走8000~10000步,60岁以上则可以减少至6000~8000步,其中最好有3000步是连续进行的。

4、监测心率

心率是反映身体负荷和运动强度的指标,建议运动过程中的心率保持在(220-年龄)*60~70%的范围内,或是170-年龄。当然,心率只是其中的一个参考标准,如若有出现胸闷、心慌等不适,无论心率高低都要及时停止运动。

走路是个老少皆宜的运动,且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建议大家都积极进行锻炼!

参考资料:

[1] 《走路是“长寿药”又添新证据!这样走能延寿6年,很多人没走对!》.健康时报.2024-02-05

[2] 《走路时有这2个表现的人,或更长寿!现在调整还来得及》.健康时报.2024-11-19

[3] 《走路有这个特点的人,不仅看起来年轻,还会更长寿!》.健康时报.2025-04-05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办公健康网 » 原创 寿命长短,走路便知?提醒:寿命长的人,走路一般有这4个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