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健康网 办公健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资讯 »

“抑郁症”经常会说的5句话,假如你从未说过,说明心里非常健康

在如今快节奏的生活中,“情绪感冒”——也就是抑郁症,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需要面对的问题。

它就像一层看不见的心理迷雾,有时无声无息地将人包围,有时又因为不被理解而变得更加沉重。

有意思的是,一个人会不会说某些话,其实能反映出他的心理状态。如果你从未把以下几类话挂在嘴边,或许正说明你的内心比较健康。

下面,我们就通过抑郁症患者常说的五句话,来解读语言背后的心理信号,帮你做一次简单的自我觉察。

一、“我什么都做不好":完美主义陷阱下的自我否定

“这个方案肯定不行”、“我连这点小事都做不好”——如果这样的话常常挂在嘴边,可能意味着我们的思维方式正陷入一种消极的循环。

很多受抑郁情绪困扰的人,容易陷入“要么全对,要么全错”的思维陷阱,一不小心就把一次没做好,看成是自己整个人都不行。

而心态比较健康的人,在遇到挫折时,往往会想:“这次是方法不对”,而不是“是我能力不行”。这背后,其实是一种对自我价值更稳定、更善意的认知。

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自我服务偏差”,它指的是大多数人会本能地把成功归功于自己的能力,而把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这并不是自私,而是一种健康的心理保护机制。

所以,如果你发现自己的日常表达里,很少出现那种绝对化的自我否定——恭喜你,这通常说明你对自己有着比较合理、积极的看法。

二、活着真没意思":情感钝化背后的存在危机

“生活就像一潭死水”、“每天都是一种重复的煎熬”……当一个人常常这样描述生活时,可能反映出他正在失去体验快乐的能力。

抑郁情绪往往会悄悄带走我们感受美好的能力,让过去喜欢的事,都变得索然无味。

而内心能量充足的人,在描述生活时,常会用“挺充实的”、“感觉有盼头”这样具体的词。这种差别,其实与我们大脑中一些影响情绪的化学物质变化有关。

研究表明,长期的情绪低落,往往与大脑中血清素、多巴胺等物质的水平下降有关。

所以,如果你依然会为清晨的阳光、一顿美食或朋友的一个笑容而感到开心——这本身就是一个积极的信号,说明你的大脑仍保持着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力。

三、“都是我的错":过度共情引发的责任错位

“如果我当初做得更好,他就不会离开了”、“这次团队出错,责任全在我”……当这样的自责反复出现,可能意味着我们的心理边界变得模糊。

受抑郁困扰的人,常常会把他人的情绪和行为,过多地与自己的表现联系起来,把不属于自己的责任也揽到身上。

而一个心理健康的人,通常拥有更清晰的“心理边界”。他们能够分辨:哪些是自己可以控制的,哪些是别人的事或外在因素,不会轻易把所有的错都归咎于自己。

心理学中有个“控制点”理论:习惯于从自身找原因、相信努力可以改变结果的人,是“内在控制点”强;而总认为事情由外界决定、自己无力改变的,则是“外在控制点”强。

如果你很少陷入那种反复不断的自责循环,说明你在这方面保持着比较健康的界限感——这很值得为自己感到欣慰。

四、我根本睡不着":生物节律紊乱的预警信号

“整夜盯着天花板睡不着”、“一到凌晨三点就自动醒来”——这些睡眠问题,往往是抑郁情绪在身体上的重要信号。

事实上,约八成的抑郁症患者都存在入睡困难或早醒的困扰。这背后,常与身体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导致自然的睡眠节律被打破有关。

而睡眠质量好的人,常常会用“倒头就睡”、“一觉到天亮,醒来很解乏”来形容自己的状态。这种差异,其实反映了他们身体的压力调节系统在平稳、正常地工作。

所以,如果你能保持比较稳定的睡眠节奏,睡得踏实、醒来舒爽——这本身就是身心健康一个非常积极的体现。

五、没人能理解我":社会支持系统缺失的呐喊

“说了也没用”、“反正没人在乎”……当一个人开始习惯这样想,往往意味着他正在慢慢关闭自己的心门,与外界失去连接。

受抑郁情绪影响的人,常常会因为害怕被误解,或感到沟通困难,不自觉地疏远他人,逐渐活成一座孤岛。

而心理状态健康的人则不同,他们懂得在需要时主动寻找支持,把“我需要帮助”变成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科学研究表明,良好的人际互动能促进催产素的分泌,这是一种能帮助我们缓解压力、感受温暖的神经物质。

如果你在生活中依然保持着至少3个可以深入交流、彼此信赖的朋友或家人——这说明你的情感支持系统正在良好运转,这本身就是一种宝贵的心理资源。

中医眼里的抑郁症

中医学中并没有“抑郁症”这个病名,但中医学中的“郁证”,“梅核气”,“百合病”,“脏燥”等与之相对应,且现代医学对抑郁症的定义和诊断散见于古代文献中对郁证等

疾病的描述中,古代医家对这些精神类疾病的记载描述极为详尽,也并不完全等同于现代医学的抑郁症,两者间的病因病机及症状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因此中医中的郁证等并不完全等同于西医的抑郁症。

郁证

元朝之前各医家对抑郁症的认知尚不全面,曾被归属于“失眠”,“健忘”等疾病之中。另《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中提出木郁、火郁、土郁、金郁、水郁共为五气之郁,即“五郁”。

元朝之后人们开始对抑郁症有了一个较整体的认识,渐渐地把“郁证”独立出来加以阐述。其中代表性医家是朱丹溪,认为“气血冲和、万病不生、有怫郁、诸病生焉”,他首次提出“六郁”,即气郁,火郁,痰郁,血郁,食郁,湿郁。

郁证有广义与侠义之分,其临床表现颇为复杂,广义的郁证泛指外感六淫及七情内伤等引起的脏腑功能失调,阴阳失衡,从而诱发病理产物的滞塞不通。侠义的郁证指由精神情志因素所引起的一类精神性疾病。《景岳全书郁证》中有“凡五气之郁,则诸病皆有,此因病而郁也。至若情志之郁,则总由乎心,此因郁而病也。”是指因病而郁,不同于因郁而病。因此中医之郁证显然有异于西医之抑郁症,两者是存在差异的。

脏燥

这一病名由张仲景在《金贵要略》中率先提出,“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现今所说的妇女更年期综合症,更年期抑郁症即属于脏燥范畴。患者主要症状为烦躁易怒、悲伤易哭、抑郁寡欢、喜怒无常、烘热汗出等。

后代多数医家秉承张仲景观点,认为妇人脏躁其病因病机多为长期情志不畅,忧思劳虑,导致心肝阴血亏虚,进而累及脾肺肾而致五脏阴液亏损,阴虚火动,脏不藏神,所以表现出无故悲伤哭泣,神疲乏力等症状。

百合病

这一病名也是由张仲景在《金贵要略》中率先提出,“百合病,肺朝百脉,百脉系于肺,皆因劳病所致。”指出了百合病的病因。《内经》中“诸气腈郁,皆属于肺”,即怫郁不舒,心火不宁,郁火上达于肺,肺郁导致阴虚,也阐述了百合病的病机。

在《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并治》中也有“百合病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意欲食,复不能食,常默然,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饮食或有美时,或有不用闻食臭时;如寒无寒,如热无热;口苦,小便赤;诸药不能治,的药则剧吐利。如有神灵者,而身形如和,其脉徵微。”概括了百合病的主要症状是精神、饮食、睡眠、行为、语言、感觉的失调,与西医学抑郁症的主要症状有相似之处,并创立了百合地黄汤治疗百合病。

其治疗多用百合地黄汤、百合知母汤、百合鸡子汤、百合滑石散等。因此,“百合病”之病名原因有二,其治疗以百合作为主要药物及“百脉一宗;其病举身皆痛,无复经络传次,而名百合”。

中医治病强调情志因素,《素问》指出“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人的情志极为重要,保持良好心境对疾病的预防和治愈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其他疗法的基础上辅以心理疗法会增加疗效。但此方面的文献报道尚少,目前心理疗法也并不完善,有待进一步应用及探索。

-完-

版权声明: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办公健康网 » “抑郁症”经常会说的5句话,假如你从未说过,说明心里非常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