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健康网 办公健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资讯 »

纸尿裤vs女用导尿棒:从被动吸收到主动导流,卧床排尿方案新升级

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加深,因年龄或疾病导致行动不便、卧床等需要长期照护的人群也越来越多。针对此类人群,吃喝拉撒在一定程度上都需要别人的照顾,对于女性患者来说,如何做好排尿管理成为了影响其生活质量的重要环节。

为何说卧床女性排尿管理困难大?主要和女性特殊的生理结构有关系。女性尿道短且位置靠近阴道,目前常用的硅胶接尿器等难以做到完全贴合,使用便盆又需要抬高臀部,在卧床排尿时容易漏,污染皮肤和床单,因此成人纸尿裤等吸收型产品逐渐成为了行动不便、卧床等女性患者排尿管理的首选工具。

纸尿裤在卧床女性排尿管理上的局限

成人纸尿裤在卧床女性排尿管理上的优势在于方便、容易获取,操作也相对便捷,且能够吸收尿液,避免直接的渗漏。但这类吸收型产品也存在一定的局限:

1、潮湿环境,皮肤损伤风险高

尽管纸尿裤能吸收尿液,但是被动吸收且吸水量有限,如果不能及时更换,很容易形成封闭、潮湿的环境,皮肤长时间与尿液等排泄物接触将大大增加失禁性皮炎,也就是大家平时说的尿布疹的发生率,红疹、水泡、灼痛等都是失禁性皮炎的表现,严重还有可能引起破溃、感染等。同时,潮湿环境还会削弱皮肤的屏障功能,承受摩擦和压力的能力下降,更加容易发生褥疮。

2、舒适度不足

纸尿裤大多是腰部搭口或者是松紧带等方便穿戴的设计,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渗漏,但对于长期卧床的人来说,仍可能出现压迫感、摩擦疼痛等不适,舒适度存在不足。

3、护理负担重

即使是专用的成人纸尿裤,吸收量再大也有上限,因此每3~4小时就要更换一次,护理负担较重,甚至会影响到患者和护理人员的夜间休息。

由此可见,卧床女性排尿管理上还有较大的改善空间。不过目前已经有针对这些护理难点,专门为卧床女性排尿管理而研发的护理工具——女用导尿棒。

女用导尿棒:从被动吸收到主动导流

女用导尿棒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排尿管理工具,通过连接负压装置主动将尿液导流至集液桶,让皮肤能一直保持干爽舒适。

1、非浸入性导尿,化被动为主动

女用导尿棒是由医用硅胶外壳、纱布加压绷带组成的软棉芯,以及PVC管组成的棒状导尿产品,工作原理是通过中间的软棉芯将尿液吸收到硅胶管底部,再借助负压装置将尿液吸到集液桶。女用导尿棒这种简单、非侵入式的排尿管理方式,通过主动、快速吸走尿液,减少对皮肤的刺激,为患者提供更为舒适、安全的体验。

2、使用方便,减轻护理负担

女用导尿棒的使用方法十分简便,连接上负压装置,为患者清洁会阴部位皮肤,将导尿棒的纱布棉朝向患者、远端与臀裂对齐,放置进臀肌和阴唇之间,再合并双腿即可。正确放置后,不影响内裤穿着,患者也可以在仰卧或侧卧以及坐在椅子上时使用。此外,女用导尿棒一般每2~12小时更换一次即可,或在被粪便、血液污染后及时更换,护理人员无需频繁检查更换,不仅有效减轻护理负担,患者和护理人员的夜间休息也能得到改善。

3、提升患者舒适度

女用导尿棒非侵入性的设计,避免了传统导尿管插入时可能带来的疼痛不适,减少由于尿道损伤引起的感染风险;而快速吸走尿液的特点,也能让皮肤一直保持干爽、舒适的状态,减少皮炎、褥疮的风险。另外,护理次数减少不仅减轻护理人员的负担,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患者的心理负担,保护尊严,从而全面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总的来说,卧床女性排尿管理工具从被动吸收的纸尿裤、尿垫等,到主动导流的女性导尿棒,正是排尿管理朝着更安全、更人性化的方向发展的体现。对于卧床或行动受限的女性患者来说,在选择排尿管理工具时可以结合医生的建议,综合评估舒适度、皮肤保护、感染风险以及护理负担等,选择适合自己的工具。

参考资料:

[1]叶文婷,王荣武.成人纸尿裤使用性能研究[J].产业用纺织品,2021,39(10):19-26.DOI:CNKI:SUN:CYYF.0.2021-10-004.

[2王颖,雷成,吴悦,等.成人纸尿裤的内环境温度测试研究[J].武汉纺织大学学报,2016,29(03):39-42.DOI:CNKI:SUN:WFGB.0.2016-03-008.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办公健康网 » 纸尿裤vs女用导尿棒:从被动吸收到主动导流,卧床排尿方案新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