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健康网 办公健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资讯 »

【专题】《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2025版)》发布 舒肝解郁胶囊获推荐

抑郁障碍为全球公共健康带来沉重负担。当前,抑郁症发病机制尚不明晰,精准干预有待加强,单一治疗方式往往难以满足复杂多样的临床需求,寻找更优解迫在眉睫。

在近日召开的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三次精神医学学术会议(CSP2025)上,《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2025版)》(以下简称《指南》)正式发布。《指南》不仅在循证证据和临床路径方面与国际接轨,还将舒肝解郁胶囊等中成药纳入推荐,为临床提供了更多选择,在推动中西医结合诊疗上迈出关键一步。

会议现场

最新指南发布 多项更新亮点十足

《指南》主编、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精神病学科主任医师李凌江认为,《指南》是“十年临床与研究成果的一次集中转化”——不仅收纳了近十年来抑郁障碍领域的最新循证证据,还用更贴近临床的表述,为医生提供一套更实用的诊疗指引。

相较于2015年版,本次发布的《指南》采用国际通行的循证医学写作规范,以临床问题为导向,医生遇到具体病例时,能更快找到对应解决方案。同时,治疗目标也随之升级,提出要推动患者“社会功能恢复”与“生活质量改善”,最终目标是让患者尽可能回归到未患病时的生活状态。此外,《指南》还强调全过程评估的重要性,包括从初诊时对自杀风险、药物滥用、合并症的综合排查到治疗中对疗效的动态追踪,以便随时调整方案,提升个体化诊疗水平。

在治疗方式上,《指南》更加强调医患联盟的建立,突出患者知情权和参与感。在用药上,《指南》提出,对轻度抑郁患者优先考虑心理干预或物理治疗,中度及重度患者则根据风险评估选择药物联合或非药物治疗。

值得关注的是,《指南》更突出中西医结合诊疗。李凌江介绍,本次发布的《指南》将中成药的推荐范围由2015年版的3种扩大到6种,其中舒肝解郁胶囊因循证证据充分,被明确写入《指南》推荐。这一变化既体现了与国际指南的接轨,也突出了本土研究成果的贡献。

李凌江表示,期待通过《指南》的推广应用,在规范化基础上实现个体化治疗,最终惠及每位抑郁障碍患者。

李凌江发言

“化+中”为抑郁障碍治疗提供新路径

在CSP2025同期举办的“中西说抑郁”病例解析大赛全国总决赛上,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副院长司天梅的专题报告为抑郁障碍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了新的临床佐证。

司天梅指出,抑郁障碍单用化学药物虽起效迅速,但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达30%~60%,部分患者疗效仍不理想。中药在改善睡眠、缓解焦虑和促进功能恢复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却在中重度患者中存在治疗强度不足的问题。“化+中”二者结合,能够实现优势互补。

多项研究为这一观点提供了支撑。一项涵盖多中心的Meta分析显示,舒肝解郁胶囊在整体疗效上优于安慰剂,在化药的基础上加用舒肝解郁胶囊优于单用化药,在提升疗效的同时,患者的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单纯应用SSRIs(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的治疗。

另一项在全国5家医院开展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纳入160名中重度抑郁症患者。研究结果表明,在氟西汀基础上加用舒肝解郁胶囊的联合治疗,不仅能更显著降低HAMD-17(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还在16周时进一步显著提升治愈率20%,患者整体治愈率达到80%以上。对于前期单独使用化药疗效不佳的患者,加用舒肝解郁胶囊后,整体有效率也有20%以上的提升。尽早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患者在中长期诊疗中将有更显著的获益。

“中西医结合方案的价值体现在抑郁障碍诊疗全病程。”司天梅总结,在急性期可缩短起效时间,在巩固期、维持期能改善残留症状、降低复发风险,为抑郁障碍患者的长期管理提供了不可替代的支持。她呼吁,未来需通过更大样本量、更长随访周期的研究进一步验证疗效,推动中西医结合在临床中更广泛应用。

司天梅作专题报告

中医药融入现代精神医学诊疗体系

在“中西说抑郁”病例解析大赛全国总决赛中,诸多医生的临床实践进一步印证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的价值。多位参赛选手在汇报中选择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并通过长期随访数据展示了患者在症状缓解、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提升上的明显改善。

翟金国从中医药发展角度指出,在精神疾病防治领域,中医药仍有巨大潜力待挖掘。“像舒肝解郁胶囊这样安全性好的中成药,患者接受度高,值得在临床推广,也为中医药融入现代精神医学诊疗体系提供了可行路径。”翟金国说。

山东省戴庄医院“郁见曙光队”团队成员

作为康弘药业的拳头中成药,舒肝解郁胶囊填补了中医药抗抑郁领域的空白。据了解,康弘药业积极响应健康中国战略,致力于推动产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双重提升。2025年,在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全国中医神志病专科联盟、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抑郁焦虑障碍工作委员会的专业指导下,康弘药业持续开展“璀璨心身·中西说抑郁”系列活动。该活动通过支持各类精神卫生学术交流、医生教育培训提升基层医务人员诊疗水平,同时积极开展疾病科普和公众健康教育,助力减少社会对精神心理问题的污名化。截至目前,相关活动已累计覆盖100万人次。

从创业之初,康弘药业便将“创新基因”根植于中国医药发展土壤,是国内传统药企布局新兴治疗领域的代表之一。企业长期深耕中枢神经系统领域,聚焦抑郁症、精神分裂症、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失眠等疾病,不断发掘和探索临床需求,持续为我国精神疾病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学和药学服务。

文/图:杨静

编辑:段梦兰

审核:王小雪 赵星月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办公健康网 » 【专题】《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2025版)》发布 舒肝解郁胶囊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