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燥伤肺,食养为先”,这话真没说错!一入秋我就总觉得不得劲,口干舌燥不说,偶尔还咳嗽,喉咙里像卡了东西,喝再多水也缓解不了。后来才发现,比起莲藕,秋天吃芋头、白萝卜、南瓜这些更实在——正大量上市,做法简单,常吃还能滋养润肺,呼吸都舒服多了。
先跟大家说个小插曲,之前处理芋头没戴手套,手痒得抓心挠肝,后来才知道戴一次性手套,或者处理完用醋搓洗手,立马就不痒了。这些食材看着普通,做好了比大鱼大肉还受欢迎,下面这三道菜,我家每周都轮着做,新手跟着学也不会翻车。
第一道菜:芋头蒸排骨——软糯入味,老人小孩都爱
这菜的关键在"蒸",但芋头和排骨的处理没做好,要么芋头硬,要么排骨柴,我踩过好几次坑才摸透窍门。
食材就几样:肋排(别买脊骨,肉少还柴)、芋头、生抽、淀粉、蚝油、少许盐、姜片。
先处理排骨:肋排剁成3厘米左右的块,洗干净后沥干水。我试过加两勺生抽、一勺淀粉、半勺蚝油、少许盐,再放两片姜片,用手抓匀,腌15分钟。别省腌的时间,不然排骨没味道,之前图快腌5分钟,吃着跟白煮肉似的,寡淡得很。
然后是芋头:选那种表皮光滑、沉甸甸的,别买轻飘的,容易糠心。去皮后切成滚刀块,铺在盘子底部,再把腌好的排骨摆在芋头上,淋点腌排骨的汁——这样蒸的时候,排骨的油会渗到芋头里,芋头吸满肉香,比排骨还好吃。
蒸锅加水烧开,把盘子放进去,上汽后转中火蒸25分钟。对了,蒸到20分钟的时候可以开盖戳一下芋头,能轻松戳透就差不多,不然排骨肉会老,嚼着费劲。我第一次蒸了35分钟,排骨都有点散了,芋头倒挺烂,后来才调对时间。
第二道菜:白萝卜玉米粒炒肉——清爽解燥,配饭超香
秋天吃萝卜最解燥,但炒得不好就发辣还硬。我做这菜有个小技巧,能让萝卜脆嫩不辣,还吸满肉香。
食材:白萝卜(选表皮硬、捏着不软的,没糠心)、新鲜玉米粒(冷冻的也行,提前解冻)、里脊肉、生抽、淀粉、蒜末、少许盐。
先处理肉:里脊肉切片,一定要逆着纹理切,不然嚼不动。放碗里加一勺淀粉、一勺生抽,抓匀后再放一勺食用油——这步是关键,油能锁住肉的水分,炒出来嫩得很,之前没加油,肉炒出来又老又柴,跟嚼橡皮似的。
白萝卜切成薄片,别太厚,不然炒不熟。热锅冷油,油热后倒肉片,快速滑炒,看到肉片变色就盛出来,别炒老了。锅里再加点油,放蒜末爆香,倒白萝卜片,大火炒1分钟,加小半碗水,焖一哈(一会儿)——武汉人做萝卜爱这么焖,等萝卜有点透明,就不辣了,还脆嫩。
然后倒玉米粒,翻炒几下,再把肉片倒回来,加少许盐调味,翻匀就能出锅。差点忘了,玉米粒要是冷冻的,解冻后要沥干水,不然炒的时候出水,菜就湿哒哒的,没口感。
第三道菜:南瓜山药红枣小米粥——暖到胃里,秋燥全消
秋天喝粥最舒服,这碗粥我妈教我的,她说比喝奶茶健康,还能润嗓子。我做的时候有几个小细节,能让粥更糯更香甜。
食材:老南瓜(越老越甜,去皮切小块)、铁棍山药(选面的,别选脆的,煮出来粉糯)、红枣(去核)、小米、少许冰糖(可选)。
先处理食材:山药去皮后泡在清水里,防变黑。小米不用泡太久,10分钟就行——我试过不泡,煮出来也糯,但要多煮5分钟,泡过的更省时间。红枣一定要去核,不然吃多了容易上火。
锅里加水,水开后倒小米,大火煮5分钟,转小火,用勺子搅几下,别糊底。然后放南瓜块和山药块,继续煮15分钟——这时候小米已经开花了,粥会变稠。最后放红枣,再煮5分钟,喜欢甜的可以加少许冰糖,搅到融化就行。
对了,煮的时候别盖紧锅盖,留条缝,不然粥会扑出来,弄脏灶台。我第一次煮没留缝,粥扑得满灶台都是,擦了半天,后来就记住了。
入秋这些食材正新鲜,芋头软糯、萝卜清爽、南瓜香甜,做的这三道菜都简单,就算是不会做菜的新手,跟着步骤来也能做好。常吃不仅能滋养润肺,秋天口干、咳嗽的毛病也能缓解,呼吸都顺畅多了。
大家要是觉得有用,就点个赞,转给身边想做家常菜的人,趁着食材大量上市,赶紧试试——别等过了季再想吃,就没这么新鲜的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