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健康网 办公健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资讯 »

痴呆照护者如何避免陷“情绪骨折”!镇江五院发布情绪自救全指南

扬子晚报网9月21日讯(通讯员 沈蕾 记者 万凌云 姜天圣)“我每天都在崩溃边缘,却又不敢倒下。”65 岁的张女士在镇江市精神卫生中心(镇江五院)门诊红着眼眶说道。她已悉心照顾患痴呆症的老伴 3 年多,如今老伴出现大小便失禁、频繁走失等情况,这让张女士连出门买菜都不敢离开半步。

张女士的困境,正是千万痴呆照护者生活的缩影。为帮助这些默默付出的照护者走出情绪困境,镇江五院9 月 20 日 发布了针对痴呆照护者的情绪自救指南,为他们撑起一把 “心灵保护伞”。

照护者易陷 “情绪骨折”,多重压力层层叠加

镇江五院主任医师张长春

为何痴呆照护者如此容易遭遇 “情绪骨折”?镇江五院分析,首先,疾病走向的未知性让照护者时刻揪心,他们始终担忧患者下一步病情会有怎样的变化,会忘记哪些事情,是否会再次走失。其次,患者的行为冲突给照护者带来极大困扰,反复提问、拒绝洗澡、半夜吵闹甚至打人等行为,让照护者疲于应对。

再者,24 小时不间断的照护模式,使照护者长期缺觉、缺乏私人时间,身心俱疲。此外,长期的治疗费用、请护工的开支,以及子女在照护问题上的意见分歧,让照护者承受着巨大的经济与家庭压力。更令人心疼的是,照护者还得眼睁睁看着亲人逐渐 “消失” 在记忆里,提前经历失去的痛苦。

早中晚三期 “减压处方”,科学应对情绪难题

针对不同病情阶段,镇江五院为照护者量身定制了早中晚三期 “减压处方”。在疾病早期,照护者要做好 “学习 + 记录”,以此减少焦虑。一方面,通过权威书籍、咨询医生、观看线上科普视频等方式补充疾病知识,了解痴呆症的发病规律,明白患者的异常行为并非故意捣乱,从而减少误解与烦躁。

另一方面,采用 “微小胜利” 记录法,每天记录患者的小进步,比如患者能自己吃饭、认出家人等,用这些实实在在的 “证据”,对抗 “患者什么都做不好” 的悲观想法。进入疾病中期,15 分钟 “偷闲法” 成为照护者的 “续命法宝”。照护者可利用患者午睡或安静的时间段,每天进行 3 次 15 分钟的放松活动,如冥想、听轻音乐或简单拉伸,以此提升自身的情绪耐力。

同时,要学会预判患者的情绪风暴,提前干预。仔细观察患者的行为征兆,当发现患者出现搓手、语速加快等可能烦躁的表现时,及时通过递零食、放音乐等方式转移其注意力,减少冲突发生。到了疾病晚期,照护者要学会将悲伤转化为纪念。可以整理患者的照片,制作 “记忆盒子”,或录制相关视频,留存与患者相处的美好瞬间。此外,主动接受专业的临终关怀指导,与医生充分沟通,明确后续的照护方案,减少因决策不确定带来的焦虑。

随身 “情绪急救包”,关键时刻解燃眉之急

镇江五院主任医师刘玉局

除了分阶段的 “减压处方”,镇江五院还为照护者准备了可随身携带的 “情绪急救包”。其一,掌握 “情绪 3 秒暂停” 技巧。当察觉到自身情绪即将失控时,先深呼吸,然后离开现场 1 分钟,之后通过写日记或打电话给亲友的方式发泄情绪,避免情绪爆发伤害自己和他人。

其二,运用 “魔法句式” 化解难题。面对患者,可说 “我知道你不舒服,我们先试试 A 还是 B?”,以温和的方式引导患者配合;面对外人的不解或议论,可回应 “谢谢关心,这是病症表现,我们正在学习应对”,既表达了感谢,也解释了情况。

其三,设定自我关怀 KPI。每周至少参加 2 次社交活动,比如加入照护者互助小组、到公园散步等;每月为自己争取一天 “替代照护假”,在此期间,由日间照料中心或家人接力照护患者,让自己能彻底放松身心。

凝聚家庭力量,让 “观众” 变 “队友”

照护痴呆患者并非一人之事,需要整个家庭共同参与。镇江市五院建议,家庭可制作一张 A4 任务表,将喂饭、擦身、陪散步等照护任务明确列出,家人轮流负责并打勾记录,确保照护工作有序开展。

同时,每周召开 10 分钟的家庭会议,会议期间一人发言,其余人认真倾听,避免出现 “你怎么连这都干不好” 的指责性话语,通过有效沟通化解矛盾,凝聚家庭照护力量。

避开照护误区,关注自身情绪健康

镇江五院特别提醒照护者,要避开三大照护误区。

一是摒弃 “我必须完美照护” 的想法,照护者也是普通人,要接受自己偶尔的失误;二是不要强迫自己 “不能哭,要坚强”,悲伤时不妨允许自己流泪,通过向亲友倾诉或写日记等方式释放情绪;三是明白 “一直陪在身边就行” 是错误观念,过度牺牲自己的社交和健康,反而会降低照护质量。

此外,照护者可通过简易版情绪自测表关注自身情绪状态。若出现经常失眠需靠药物入睡、对家人或患者易怒且事后自责、感觉无力对未来绝望、身体出现不明疼痛(如头痛、胃痛等)、对社交活动完全失去兴趣等情况,且符合 3 条以上,建议立即寻求专业帮助。

镇江五院表示,痴呆照护就像一场马拉松,情绪管理是照护者保护自己的 “铠甲”。照护者通过科学方法调整心态,借助家庭和专业力量的支持,坚持自我关怀,不仅能更好地照顾患者,也能让这段艰难的照护旅程少一些痛苦,多一些温暖。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办公健康网 » 痴呆照护者如何避免陷“情绪骨折”!镇江五院发布情绪自救全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