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搜狐健康
作者 | 刘家碧
编辑 | 袁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首都儿童医学中心(以下简称,首都儿童医学中心)新生儿外科近日收到了一位造口宝宝家长专程送来的锦旗,感谢科室护士陪伴全家度过照护难关,助力孩子成功关闭瘘口。这一案例是首都儿童医学中心新生儿外科“造口患儿出院后一对一个案管理”模式的生动实践。目前,该模式已惠及20余个家庭,有效降低了患儿再入院率,为特殊患儿家庭卸下重担。
破解照护难题:从“院内指导”到“全周期护航”
造口宝宝是新生儿中的特殊群体,家长出院后面对肠造口并发症时,常因慌乱无措延误康复,不仅加重患儿痛苦,更让家庭承受双重压力。此前,新生儿外科已搭建“造口维护微信群指导+线上护理门诊答疑+医护一体造口门诊”的支持体系,但科室并未止步于此。
今年年初,新生儿外科进一步打破医院边界,选派获认证的伤口造口专科护士,推出“一对一个案管理”新模式。该模式以微信为沟通平台,将专业护理课堂“搬进”家庭,为患儿出院后首个月提供 “全周期护航”,彻底改变了“出院即断联”的传统照护困境。
双引擎驱动:精准服务+暖心关怀构建闭环护理
送锦旗的家长回忆:“刚出院时,我手都是抖的,就怕弄不好让孩子受苦。”为让家长从“慌”到“稳”,首都儿童医学中心新生儿外科以“精准化服务+暖心化关怀”为双引擎,构建起闭环式人文护理体系。
住院期间“打基础”。依托护理互联网线上门诊,医护人员先带家长全面认知宝宝造口情况,再结合家长接受能力定制个性化指导方案,同步推送操作视频,帮助家长提前建立照护认知。
出院前“强技能”。护士用通俗语言讲解造口知识,通过“手把手”实操教学,细化底盘裁剪、粘贴等关键步骤,纠正不规范操作,确保家长真正掌握独立护理能力。
出院后“常守护”。个案管理护士与家长保持全天候微信沟通,随时解答造口出血、渗漏、皮肤发红等问题,成为家长身边的 “在线定心丸”,避免因小问题频繁往返医院的奔波。
不仅如此,医护人员与患儿家长沟通的全程都充满人文温度。用温暖的鼓励不断化解家长的焦虑,为他们注入照护信心。正如送锦旗的家长所说:“护士不仅教会了我每一步该怎么做,更重要的是给了我们全家面对困难的信心。”
截至目前,“造口患儿出院后一对一个案管理”模式已惠及20余个造口宝宝家庭,不仅显著降低患儿因并发症导致的再入院率,更减轻了家长的经济与精神负担。首都儿童医学中心新生儿外科副主任王莹表示,未来,科室将持续推动“一对一个案管理”模式覆盖更多家庭。